龟兹乐

作品数:263被引量:37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屈玉丽金文达吴梦金维诺王玮轩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艺术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龟兹乐舞的历史镜像与当代再创
《四川戏剧》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杨静 
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新疆各民族舞蹈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研究”(项目编号:24YJA760118)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历史文献、石窟壁画、出土文物以及当代龟兹乐舞创作进行梳理,可以明确龟兹乐舞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交融中生发、演变,体现着多元一体的文化符号和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四大文明交汇、碰撞,奠定了龟兹乐舞多样化的基础,而作为中华...
关键词:龟兹乐舞 文献、壁画与文物 多元一体 中华文化符号 
龟兹乐舞创作的一次突破——由第十三届荷花奖古典舞作品《铅华·满壁》想到的
《喜剧世界(中旬刊)》2024年第10期0099-0101,共3页张成英 
202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龟兹乐舞理论与实践创作互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2024G242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龟兹壁画乐舞起舞的动机,第二部分分析独特的舞蹈身体美学与舞蹈空间,由此区分于传统的身韵派中国古典舞,第三部分探讨龟兹壁画乐舞创作的未来发展。希望本文研究能够对新疆龟兹乐舞体系的建立带来一些新的认识与思考。
关键词:龟兹乐舞 荷花奖 《铅华·满壁》 
龟兹乐舞中道具舞的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2024年第10期0086-0089,共4页丁雪 
龟兹石窟遗址座落在新疆天山南麓,即现今新疆拜城、库车、新和县境内。其中拜城县的克孜尔石窟规模最大、保存的壁画最多,手持各种道具的伎乐形象成为壁画的一大特色,所保留的大量伎乐图像透射出的信息为我们研究历史中的龟兹乐舞、中...
关键词:克孜尔石窟 龟兹乐舞 道具舞 
挼舞之姿叉手考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113-119,140,共8页苏嘉禾 闫生谦 
2024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研究生项目资助“滇西南紧那罗壁画形象的图像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4Y654)。
“挼”由“叉手”“举左右肩”“动足应拍”三个动作构成,具有伴随与回应之意。从舞姿来看“举左右肩”与“动足应拍”两个动作含义明确,但“叉手”却尚无定论。由于挼舞具有世俗与神圣两种传播语境,因此构成了“同名异舞”的现象。这...
关键词: 叉手 敦煌舞谱 龟兹乐舞 
龟兹题材舞蹈作品《铅华·满壁》中的动静和谐之美
《尚舞》2024年第18期63-65,共3页李东洋 滕莹 
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新疆专项项目“中国古代丝绸之路新疆段石窟伎乐壁画的仪轨研究”(项目批准号:21XJJA760001);2022年度新疆师范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龟兹题材舞台艺术的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XJNU202208);202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龟兹舞蹈数字化研究”;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龟兹石窟壁画舞蹈图像的形象史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舞蹈作品《铅华·满壁》中的舞姿是从龟兹石窟中留存的精美壁画中提炼出来的,是对历史沉淀之“物”的创新呈现,是由“静态”图像到“动态”乐舞的立体呈现,在视觉上实现了对文物的舞蹈“活化”。创作者从壁画中提取石窟乐舞形象,通过姿...
关键词:龟兹乐舞 身体动作 肢体语言 古典舞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中国古典舞元素探究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3-49,共7页杨林 
龟兹古老而神秘,有着悠久的音乐和舞蹈的历史,它“管弦伎乐,为各国所用”。克孜尔石窟内的各种壁画,犹如龟兹民族舞蹈的巨幅画卷。其中的乐舞人像栩栩如生,在残存的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有较为真实的反映。源此而创作的古典舞剧《龟兹恋歌》...
关键词:克孜尔壁画 龟兹乐舞 中国古典舞 学术与艺术 
“反弹琵琶”源出男性胡舞新证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汪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敦煌石窟文献释录与图文互证研究”(项目编号21&ZD218)阶段性成果。
敦煌莫高窟中唐第158窟以及日本正仓院藏唐代织锦中“反弹琵琶”图像的新发现,对“反弹琵琶”文化渊源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不仅可佐证“反弹琵琶”在古代乐器演奏中的真实性,更以其完整的文化语境为探析“反弹琵琶”在唐代乐舞体系中的...
关键词:“反弹琵琶” 狮子奏乐纹锦 吐蕃银壶 弄婆罗门 龟兹乐 
龟兹乐新考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76-86,共11页韩雨 王安潮 
从张骞通西域时起,其乐就已逐渐传入中原地区,龟兹乐即是其中代表。本文以典籍文献的新挖掘为基础,再借鉴近年来的考古发掘新资料,以新的考辨而做综合研究,认为在龟兹乐之源的“三说”中有新的辩证;在现存的“三部”龟兹乐的疏证上有新...
关键词:龟兹乐 西域音乐 克孜尔石窟乐舞 印度音乐 
探究新疆音乐对龟兹乐的传承——以《龟兹舞曲》为例
《乐器》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张美洋 孙颖 
古龟兹位于西域的中心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了丝绸之路的必经要塞,中亚与西亚的政治文明与中原文化在此融汇贯通,同时也造就了龟兹乐独特的风格体系,并广为流传。如今,在新疆民族的音乐当中仍保留了“龟兹乐”的音乐元素,它不仅...
关键词:琵琶 新疆音乐 龟兹舞曲 
罗麦朔唢呐与乐队狂想曲《火之舞》中龟兹乐的运用
《音乐天地》2023年第9期51-54,共4页赵江珊 
《火之舞》是作曲家罗麦朔创作的一首唢呐与乐队狂想曲。该作品以丝绸之路上的龟兹之地为创作灵感的来源,将拜火教和龟兹乐这两个主题融合,形成了一首既有宗教意味又有民族元素的中国民族交响乐作品。本文从《火之舞》的创作初衷出发,...
关键词:龟兹乐 音乐特征 火之舞 交响乐作品 创作初衷 狂想曲 民族元素 拜火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