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文学

作品数:25898被引量:26069H指数:4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怡陈晓明杨经建高玉陈文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励精图治敢为先,改革创新有作为——杨义的鲁迅及其中国文学研究
《南方文坛》2025年第2期111-116,共6页赵京华 
当代知名学者、文史专家杨义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大时代一路走来,平生留下丰厚的学术成就。这些成就凝聚着那一代中国学人励精图治敢为先、改革创新有作为的博大精神和建构中国学术的宏伟志向。因此,我们需要将其置于此一时期的学术史乃...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 杨义 中国学人 学术成就 学术史 文史专家 方法论意义 思想史 
“史论型”与“星座图”——另两种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可能及思考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14-22,共9页吴秀明 
当代文学史写作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爆热”①之后,近20年来,其实已渐处“停顿”或“低迷”的状态。这一时期出版的文学史,有不少是进行简单修订后重版,在将文学史叙述时间“下限”延长的同时,拓展和充实相关内容。如张钟、洪子诚...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写作 文学史叙述 於可训 洪子诚 吴秀明 星座图 
区隔与对话:网络作家的文学批评观念及价值
《当代作家评论》2025年第2期66-72,共7页江秀廷 马季 
四川网络文学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重点项目“网络作家的文学批评研究”(WLWX-2024002)研究成果。
郭绍虞在《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开篇指出,文学批评的形成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文学的关系,即是对于文学之自觉,二是思想的关系,即是所以佐其批评的根据。”(1)显然,文学批评除了在宏观上与时代、民族的文学创作和思想观念有关系,还受...
关键词:批评主体 郭绍虞 网络作家 中国近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学理论家 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邹福清新著《凤与中国文学》读后感言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50-52,共3页何新文 
邹福清著《凤与中国文学》在追溯凤凰形象及其文化意蕴生成过程的基础上,于游仙、祥瑞、科举、隐逸、爱情等题材范围内考察凤凰形象的生成、转换、歧变,力图呈现中国文学的凤凰形象谱系。作者能够从浩繁材料中梳理出新颖的话题,并对其...
关键词:邹福清 中国文学 凤凰形象 谱系 
西班牙汉学家雷林科的中国古典文学西译之路
《中国翻译》2025年第2期77-83,共7页刘颖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策略研究及中华文明精神标识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23AZD054)。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对文学译介及其传播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系统梳理与分析西班牙汉学家、翻译家雷林科作为“友好使者”将中国古典文学译入西班牙语世界的选择与坚守之路。以译者身份阐释、译介选择及典籍西译开拓者的贡献为...
关键词:雷林科 中国文学 译介传播 西班牙语 
主持人语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1-1,共1页周明全 
赵毅衡先生曾称冯玉雷《野马,尘埃》是中国文坛和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种“博学小说”“学者型小说”,《禹王书》是一部开创中国文学新体裁的小说;我给《禹王书》的推介语是:“根植传统,放眼中西,推陈出新,气象宏大,终成一家之言,开文...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赵毅衡 学者型 文学文本 成一家之言 王书 主持人 新风尚 
郭绍虞重视汉语修辞的文学批评意识
《中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50-158,共9页毛宣国 
重视汉语修辞问题不仅是郭绍虞语言研究的重要特点,也是其文学批评意识的体现。它具体表现在其批评史著作对中国“文学”观念的把握和对“文体”“文气”“音律”一类问题的阐释,以及提出“语法修辞结合论”主张等方面。郭绍虞的文学批...
关键词:郭绍虞 汉语修辞 中国文学批评 语法与修辞结合 
以问题导向驱动外国文学课程思政:基于课堂互动的深度思考与实践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5年第6期12-14,共3页田莉 
韩山师范学院校级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E24085。
外国文学课程在高校人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信息多元的时代,将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极为关键。以问题导向驱动该课程思政优势显著,既可以通过设计如《哈姆雷特》教学中的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作品内涵,又...
关键词:外国文学 课程思政 问题导向 课堂互动 
百色起义红色文化融入“外国文学史”的课程思政探索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5年第5期144-146,共3页潘颂汉 
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文科及专业认证双重背景下构建产出导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群的探索与实践”,(2023JGA312)。
百色起义红色文化内蕴的“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舍生忘死,英勇无畏;移风易俗,革故鼎新”的精神、文化内涵对深入开展“外国文学史”的课程思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思想引领、价值引领和文化引领的作用,丰富...
关键词:百色起义 红色文化 “外国文学史”课程 课程思政 
三美论在唐诗英译中的应用:再造中国文学知识的创新路径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王晴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唐诗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其英译对文化交流及中国文学再造至关重要。从许渊冲“三美论”视角探讨其在唐诗英译中的应用及多维审视三美论在唐诗英译的有效性和接受度,最后分析三美论在唐诗英...
关键词:三美论 唐诗英译 再造中国文学知识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