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

作品数:3282被引量:8664H指数:3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王晓升童世骏傅永军李佃来刘光斌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理论界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哈贝马斯社会整合理论的逻辑进路
《理论界》2024年第7期44-50,共7页张柳 单传友 
安徽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哲学研究”(AHSKQ2021D63)的研究成果。
哈贝马斯的社会整合理论是以分析现代社会的理性化危机为前提,规范性推进社会整合为方式,符合稳定社会秩序为核心的积极探索。以逻辑视角观之,其社会整合理论以“生活世界殖民化”为逻辑起点,分析了晚期资本主义分裂危机的具体表现;以...
关键词:社会整合 沟通理性 文化系统 现代法律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进化论关系之辨——评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诠释与重建
《理论界》2024年第6期30-36,共7页李文豪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好生活视域下劳动幸福观的价值哲学研究”(21CZX059)的研究成果。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进化论关系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且争论不断。哈贝马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在新社会进化论的创建中具有纲领性意义。通过考察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历史与反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阐释框架,哈...
关键词:社会进化论 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行为理论 
哈贝马斯科技意识形态论述评
《理论界》2020年第6期34-39,共6页贾良媛 
哈贝马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相关思想的基础上,对科技意识形态论进行了系统阐释。指出只有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及国家干预不断加强的情况下,科学技术才会成为意识形态,履行意识形态的功能,而要想实现对科技意识形...
关键词:科学技术 意识形态 合理化 合法性 
哈贝马斯的反思理论及当代性——以《认识与兴趣》为中心的讨论被引量:1
《理论界》2020年第4期58-65,共8页李锦程 
哈贝马斯的反思理论批判实证主义认识论丧失反思维度,采用区分劳动与相互作用的解释框架,将马克思开创的批判理论阐发为自我反思的批判科学。反思理论因混淆了先验反思与批判反思而受到质疑,促使哈贝马斯从兴趣理论转向语用学。然而,从...
关键词:反思 兴趣 批判 重建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被引量:1
《理论界》2019年第8期36-41,共6页段菲菲 
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思想是其对人类解放的终极诉求。他认为,传统形而上学因社会历史的发展与外界因素的挑战而深陷困境。所以他没有迷恋形而上学的迷梦,同时也没有陷入反形而上学的泥潭。而是主张建构以语言为基础的、引入主体间性的...
关键词:形而上学 后形而上学 理性 交往 解放 
理性危机与主体重建——哈贝马斯、伽达默尔与泰勒的现代性反思
《理论界》2018年第2期30-36,共7页李锦程 
现代性危机的核心是理性和主体的危机,走出现代性危机必须重思理性和重建主体。在主体重建的理论尝试中,哈贝马斯以交往范式重构理性,伽达默尔以理解的历史性原则限定理性,泰勒以超越的善联结理性。三者共同揭示了理性在主体重建中所需...
关键词:主体 交往理性 理解的历史性 超越的善 
如何过一种理性的生活——论哈贝马斯对生活世界的合理化构建被引量:1
《理论界》2016年第7期42-47,共6页杨东柱 
"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的成果之一
在哈贝马斯看来,生活世界是由文化、社会和个人这三个因素组成的,只有在三者的相互协调中生活世界才能维持存在。系统与生活世界起初是融为一体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系统逐渐脱离并侵入到了生活世界,使得生活世界殖民化了。对此,哈贝马...
关键词:哈贝马斯 系统 生活世界 殖民化 合理化构建 
论哈贝马斯早期公共领域思想的困境
《理论界》2012年第11期27-30,共4页王江涛 
江苏省教育厅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思想及其当代效果"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SJB720002
哈贝马斯的早期《公共领域结构转型》中包含三种理想类型,但是其早期公共领域思想中存在着普遍主义的难题,在现实中,哈贝马斯所设想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也逐渐消亡。
关键词:哈贝马斯 公共领域 普遍主义 困境 
哈贝马斯重构社会批判理论基础之探究被引量:1
《理论界》2012年第7期113-116,共4页张志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项目批准号:08JJD71002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反思;批判;创新--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动向(项目批准号:08BKS045)的阶段成果
法兰克福学派早期社会批判理论的工具理性批判,揭示了理性在现实的层面仅仅展现为工具理性,理性已在客观理性消逝的过程中走向毁灭。这种悲观的信念导致早期批判理论家们最终放弃对理性的信任而使得批判理论走向消解。哈贝马斯为重建社...
关键词:法兰克福学派 社会批判理论 哈贝马斯 工具理性 交往理性 
对网络公共领域危机的思考——从“艳照”事件看网络公共领域公共性的缺失被引量:1
《理论界》2012年第4期164-165,共2页张小丽 
在市场经济时代,消费主义借"受众本位"的思想对网络公共领域发起挑战,网络公共领域出现了缺失公共性的危机。本文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模式下,对网络"艳照"事件中凸显的网络公共领域危机———"公共性缺失"问题进行思考,浅析造成网...
关键词:“艳照”事件 哈贝马斯 网络公共领域危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