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惯用语

作品数:60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马利军黄琳张积家石艳彩张静宇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语惯用语理解机制研究:来自英文词素的启动效应证据被引量:4
《外国语》2021年第5期53-61,共9页张静宇 马利军 卢植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认知翻译学视域下翻译过程研究”(19AYY01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础理论研究重大项目“认知翻译学的学理阐释及学科建构”(GD20ZDZWY0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汉语成语语义通达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眼动和ERPs的证据”(GD20XXL0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汉语成语英译过程的认知机制研究”(GD20XWY0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汉语成语概念隐喻加工中言象意互相作用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2020GZGJ277)。
本文采用跨语言非掩蔽启动条件下的词汇判断实验范式,探究惯用语的表征机制。两个实验分别考查了不同熟悉度英文词素对语义分解度和熟悉度不同的汉语惯用语的启动效应。结果表明,在跨语言条件下,动宾结构惯用语既包含成分表征又包含整...
关键词:惯用语 词素 心理表征 语义分解度 熟悉度 
粤语惯用语语义性质及其内部关系研究——兼与汉语惯用语对比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00-108,共9页马利军 黄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YY014);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9GZYB55);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共建项目(2020GZGJ277);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团队项目(2019SKTD03)。
433名熟练粤—普双语者对190个不同结构的粤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探讨各项语义性质及其互相之间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熟悉度、可理解度、可表象度、字面意义合理度、词素贡献、语义分解性、预测度、习得年龄两两之间均显...
关键词:粤语 惯用语 语义性质 熟悉度 
汉语惯用语的英译——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
《海外英语》2021年第3期184-185,共2页叶金琳 高文成 
《红楼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惯用语作为其中常见的语言形式,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基于《红楼梦》汉英平行语料库,该文对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惯用语进行归纳,对比和分析,以此展现汉语惯用语多样的英译手段,...
关键词:《红楼梦》 汉语惯用语 英译 
浅谈汉语惯用语的翻译
《新一代(理论版)》2019年第19期111-111,共1页王辉 
惯用语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从简单的习用语中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状况、文化修养、人生品质和价值观念等,是口头上常用的洗练、含蓄的语言,比一般词或词组更具有定型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
关键词:惯用语 类别 翻译 
汉语惯用语与中国文化的内在联系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年第12期103-105,共3页孙浩宇 
惯用语在现代汉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惯用语的来源主要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经历、历史典故、神话故事等,反映了汉民族所独有的价值观念、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内容。惯用语能动地反映了中国文化内在渊源,具有鲜明的时代...
关键词:惯用语 中国文化 来源 色彩特征 
延时和即时条件下汉语惯用语句法性质研究被引量:1
《心理研究》2017年第1期31-38,共8页张静宇 马利军 吴文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B15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共建项目(GD14XXL01);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科"远志"项目(SKYZ1608)
在延时和即时反应范式下,通过对由惯用语和匹配词在4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构建的320个句子进行句法和语义判断,分析两类语料句法性质的差异,探讨惯用语句法加工的本质。结果表明,句法结构变换影响被试对"合理"句子的判断。被试对惯用语添加...
关键词:惯用语 句法变换 普遍性原则 超词条 即时 延时 
汉语惯用语的语义研究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6年第11期33-35,共3页焦佳 
汉语惯用语是现代汉语语汇中比较重要和特殊的一类熟语,它具有形式简短、形象生动、幽默含蓄、语义丰富等特点。惯用语在中国人的口语和书面语中使用频率很高,尤其在口语中不可或缺。但目前对惯用语的研究并不是很全面,本体研究的相对...
关键词:惯用语 语义 特点 
汉语惯用语研究综述
《唐山文学》2016年第8期148-148,146,共2页陈金雁 
汉语惯用语是汉语中有自身特点的固定语,区别于成语、谚语和歇后语。研究惯用语能更清晰地了解汉语语汇系统,也便于汉语学习者学习和应用。一、21世纪之前的研究我国对汉语惯用语研究起步晚,1951年,吕叔湘、朱德熙主编的《语法修辞讲话...
关键词:朱德熙 对外汉语教学 固定语 语法修辞 身体部位 刘叔新 动宾式 温端政 字格 新惯用语词典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语惯用语教学策略
《俪人(教师)》2016年第6期139-139,共1页佟彤 
汉语惯用语,是常用熟语的一部分,它用简单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含义,渗透于中国人的日常口语交际中.本文分析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惯用语实际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并提出对外汉语惯用语教学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 惯用语 教学 
留学生使用汉语惯用语的偏误分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11期20-20,共1页王涵熔 
以留学生的惯用语偏误为根据,从语义、其中语义方面的偏误主要有感情色彩与深层意理解方面的偏误;句法方面是句法规则、"活用"的偏误。
关键词:汉语惯用语 语义偏误 句法偏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