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识别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相关作者:程俊易克初张杰陈永彬黄志同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声学技术》《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科技大学学报》《电子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基于低频带非均匀采样策略提高电子耳蜗汉语识别鲁棒性被引量:1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年第3期520-526,共7页倪赛华 孙文业 孙宝印 周强 王振明 顾济华 陶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1359);苏州大学捷美生物医学工程仪器联合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提出一种基于低频带非均匀采样的电子耳蜗编码策略,即低频带精细结构(LFFS)过零刺激方案(简称LFFS方案),以提高电子耳蜗汉语声调和语音识别鲁棒性。根据频带选择法则,在人耳基频感知范围内,采用精细结构过零刺激脉冲序列。声学模拟结果...
关键词:精细结构 过零点 低频带 汉语识别 电子耳蜗 
电子耳蜗虚拟通道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年第6期1384-1387,共4页朱子俨 关添 叶大田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070420377)
本文介绍了电子耳蜗的虚拟通道技术,采用同步或序列方式刺激两个相邻电极对,可产生一个或多个独立、可辨的中间音高,即虚拟通道。该技术利用有限数量的固定电极最大化地产生、传递更丰富的频域音高信息,有效利用了电极间的相互作用,同...
关键词:电子耳蜗 虚拟通道 电流定向 音高辨别 汉语识别 
声控机器人的特定人孤立词汉语识别系统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何燕玲 马建国 
国家863计划项目(2005AA121520)。
利用语音命令对机器人的行动控制,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介绍了采用动态时间弯折(DTW,Dynamic Time Warping)算法进行模式匹配的特定人孤立词汉语识别系统。DTW算法简单有效,尤其适合孤立词语识别系统。用凌阳单片机SPCE061A搭建的机器人...
关键词:语音识别 动态时间弯折算法 特定人 孤立词 
用最优分割模糊匹配法对自然语言的识别与分析被引量:1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2期18-21,共4页蒋光明 
汉语的语义十分丰富,表达方式灵活,同义词、近义词特别多,要对其语义比较准确的识别是很困难的,本文在模糊理论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分割模糊匹配法对自然语言(汉语)的语义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该方法在标准文本的计算机自动识别中得到比较...
关键词:自然语言识别 最优分割模糊匹配法 语义 语意词 汉语识别 语句分割 汉语文本 
初试牛刀:IBM语音识别软件Via Voice98中文版使用小记
《湖北商检科技》1999年第3期48-52,共5页杨波 
关键词:语音识别软件 VIA Voice98 中文信息处理 汉语识别 计算机 
无端点检测汉语识别算法的实现及改进——动态时间规整和隐马尔可夫统一模型的应用被引量:1
《声学技术》1998年第4期181-185,共5页张杰 黄志同 
语音识别算法中,动态时间规整(DTW)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是最有效的识别算法,并且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联系和内在的统一[1],据此前期工作中,已经建立了DTW和HMM的统一模型(DHUM)[2、3]。本文对DHU...
关键词:语音识别 隐马尔可夫模型 动态时间规整 汉语 
极低码率语音编码──汉语识别声码器
《电子学报》1995年第12期52-58,共7页关存太 陈永彬 吴伯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给出了一个极低码率的60b/s的语音编码系统──汉语识别声码器,以32句话共267个音节作实验,其音节识别率平均为74.16%,句子平均可懂度为91.9%,介绍了其系统结构,给出了实验结果。
关键词:语音编码 语音识别 声码器通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