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翻译

作品数:150被引量:17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刘杰辉马晶晶辛红娟蒋阳建舒春霞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辽宁工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学堂》(中英文)约稿函
《孔学堂》2024年第3期2-2,105,共2页
《孔学堂》(中英文)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文局 办刊宗旨 外籍专家 学术杂志 合作翻译 中央编译局 中华优秀文化 
基于语料库的小说合译风格成因探析——以贾平凹《秦腔》英译本为例
《外语电化教学》2024年第3期21-27,89,共8页冯正斌 徐瑶 
202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贾平凹小说英译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XYY004);2023年度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地域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在合译实践中,各合作主体的交互作用影响译本风格呈现。本文聚焦韩斌与迪伦·列维·金《秦腔》合译实践,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考察韩斌与迪伦·列维·金译者风格对《秦腔》译本风格的影响关系,并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深入剖析其背后...
关键词:合作翻译 译者风格 译本风格 《秦腔》 
行动者网络视域下的译者-读者合作翻译--以《大唐双龙传》英译为例被引量:1
《翻译界》2024年第1期36-52,共17页徐雪英 周丹丹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重点委托项目“《翻译概论》‘学研结合’教学模式探索”(TIJZWWT202001);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理解中国、沟通世界--中国国际话语权构建视域下的翻译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202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翻译社交平台的发展,翻译活动呈现出即时互动和反馈的社交化特征。本文以译者和读者互动频率较高的《大唐双龙传》的网络翻译为例,探讨了互联网社交平台翻译行动者网络的基本特征。研究发现,译者-读者合作翻译网络得以构建并实现动...
关键词:合作翻译 行动者网络理论 社交平台 《大唐双龙传》 
《孔学堂》(中英文)约稿函
《孔学堂》2024年第2期2-2,105,共2页
《孔学堂》(中英文)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文局 办刊宗旨 外籍专家 学术杂志 合作翻译 中央编译局 中华优秀文化 
《孔学堂》(中英文)约稿函
《孔学堂》2024年第1期2-2,109,共2页
《孔学堂》(中英文)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明、黄俊杰...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文局 办刊宗旨 外籍专家 学术杂志 合作翻译 中央编译局 中华优秀文化 
陈旭光×范倍×潘若简:遇见大卫·波德维尔
《电影评论》2024年第1期26-35,F0004,共11页陈旭光 潘若简 范倍 韩永生(摄影) 杭浩(摄像) 李文杰(摄像) 李宁(整理) 张宇欣(整理) 
一、遇见波德维尔陈旭光(以下简称陈):最早结识波德维尔是2000年左右,当时北京大学出版社要翻译《世界电影史》,我与其他同志一起合作翻译了这本书并于2004年出版,翻译的时候就觉得内容太浩繁、太宏富了,我们几乎是删掉很多内容、章节,...
关键词:北京大学出版社 合作翻译 机会 
《孔学堂》约稿函
《孔学堂》2023年第4期2-2,199-200,共3页
《孔学堂》(中国思想文化评论)以“立足当代弘扬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对话多元文明”为办刊宗旨,是一份中英双语对译弘扬、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学术杂志。2014年以来,杜维明、成中英、牟钟鉴、郭齐勇、吴光、张立文、俞荣根、周桂钿、宋志...
关键词: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外文局 办刊宗旨 中国思想文化 外籍专家 学术杂志 合作翻译 中华优秀文化 
合作翻译中的译者惯习研究——以“西京三部曲”英译为考察中心被引量:1
《翻译界》2023年第2期20-35,共16页冯正斌 吴康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贾平凹小说英译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20XYY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彦的“西京三部曲”具有鲜明的陕西文化特色,其英译向译语读者生动展现了三秦文明与陕西文学的独特魅力。本文依托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以2021年胡宗锋与罗宾·吉尔班克的“西京三部曲”合译活动为研究案例,探讨二者在社会化进程中形...
关键词:社会翻译学 译者惯习 合作翻译 “西京三部曲” 中国文学“走出去” 
晚清“秉笔华士”译书薪酬待遇考述被引量:2
《近代史研究》2023年第6期141-149,共9页元青 
南开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晚清的‘秉笔华士’群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秉笔华士”的薪酬待遇是研究晚清中外翻译合作中值得探究的基础性问题。对华士来说,通过翻译赚取经济收入以解决谋生问题是促其与传教士开展合作的首要现实动因。总体来说,传教士及教会机构提供的薪酬明显低于清政府官办机构,尤其是...
关键词:秉笔华士 薪酬待遇 合作翻译 
中国翻译史中的合作翻译模式探究
《现代英语》2023年第21期112-115,共4页唐佩芸 
回顾中国翻译史,合作翻译一直占据着翻译历史中的重要位置。在不同时期,由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译者个人修养的差异,合作翻译的策略也表现出多样化,独具其时代特色。展望充满希望的新时代的翻译盛事,合作翻译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仍...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 合作翻译 模式 特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