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革命氛围

作品数:20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斐娟周淑红傅守祥严海建王又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闽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电影》《当代作家评论》《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后革命”氛围中的“革命+恋爱”——读《坚硬如水》
《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4期87-93,共7页郭冰茹 郭子龙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当代文学‘革命叙事’研究”(18AZW023)阶段性成果
“革命+恋爱”是20世纪中国文学脉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写作模式。林岗在分析两个主题的互动时说:“文学里的所谓‘革命’,无非就是一种眼光,一种思想观念。它在那个时代表现为对既成社会秩序的不满,需要以暴力来推翻这种社会秩序以建...
关键词:恋爱题材 后革命 《坚硬如水》 中国文学 性爱题材 社会秩序 写作模式 20世纪 
后革命氛围中《江南三部曲》的革命历史再叙事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36-43,共8页徐亮 
《江南三部曲》是格非沉寂多年之后转向现实写作的重要代表作,众多学者从乌托邦、知识分子写作等维度研究其思想内蕴,但大多忽视了其在后革命视域下隐含意义的探询。《江南三部曲》对传统革命历史叙事——古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理想社会的...
关键词:《江南三部曲》 后革命 再叙事 
“八十年代”与“革命重述”——以1980年代以来小说中的革命话语为中心被引量:2
《东岳论丛》2017年第4期60-71,共12页赵牧 
河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新时期以来河南城乡小说梦想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5-JCZD-005)的阶段性成果;河南省教育厅规划项目"新时期以来河南城乡小说改革话语研究(项目编号:2015-CH-554)的阶段性成果;中国博士后基金第58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编号:2015M580623)的支持
在我们当下这个所谓的"后革命时代",革命是被如何理解和叙述的,以及这样的理解和叙述方式是如何建构起来的,构成了探究"八十年代"与"革命重述"复杂关系的前提。"八十年代"普遍被认为存在着一种"拨乱反正"的冲动,革命及其叙事因此遭遇质...
关键词:“八十年代” “革命重述” “后革命氛围” 
本土语境中“后革命氛围”的思想辨析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6年第2期10-18,共9页冯雷 
2014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地标:文人故迹与文学意象中的城市文明”(SM20140009001);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性与本土性交汇:莫言文学道路与中国文学的变革研究”(13&ZD122)的阶段成果
随着社会重心的调整和时代语境的转变,'革命'这一重要而鲜活的话题正在变得暧昧而尴尬,'后革命氛围'在当代中国也正在悄然弥散。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路径、格局,中国语境中,'后革命'不得不面对启蒙/革命(救亡)、启蒙/新启蒙、革命/改良(...
关键词:后革命 现代性 革命 启蒙 
“后革命”氛围中的学校风潮:1927年大同大学驱长风潮研究被引量:7
《史林》2016年第1期138-149,221,共12页严海建 
江苏省重点学科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1927年,大同大学发生驱逐校长胡敦复的风潮。风潮是在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发动的"打倒反动学阀"运动的背景下发生的,带有明显的国民党基层党部在革命后进行政治清算的色彩。但风潮迁延不决,结果也未能如党部的初愿,其中固然有大同大学办学...
关键词:大同大学 打倒学阀 国民党 党政关系 教育独立 
“后革命”氛围中的“样板戏”回潮被引量:1
《粤海风》2014年第3期77-79,共3页周淑红 
“样板戏”是“文革”政治的产物,从1964年全国京剧现代戏汇演开始它在中国当代舞台上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路程,出现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它并没有跟随全面否定“文革”被一概否定过去,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出现了回潮的现象。198...
关键词:“样板戏” 后革命 20世纪80年代末 “文革” 京剧现代戏 《红灯记》 中国当代 否定 
《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音乐中的后革命氛围
《电影文学》2014年第6期134-135,共2页董静 
作为新一代优秀的电影导演,姜文主导《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电影音乐充满了革命激情主义和人本主义。他在自己导演的电影中植入了一种特殊的音乐符码,不但具有戏谑性的后革命豪情,而且将人本主义进一步宏大化。正是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
关键词: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 电影音乐 后革命 虚无主义 
“后革命”氛围中的“样板戏”回潮现象
《戏剧文学》2014年第3期47-50,共4页周淑红 
"样板戏"本是文革政治的产物,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样板戏"以不同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形成了"样板戏"回潮现象。"样板戏"在回潮中吸引了很多经历过文革的观众,但是他们的"怀旧"心理是一种虚假的怀旧。回潮中的"样板戏"不是文革中政治化的...
关键词:“样板戏”回潮 怀旧 “后革命” 大众文化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娱乐化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74-78,共5页孙斐娟 
2011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990年代以来小说中革命历史叙事的文化取向和书写方式>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1YJC751068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文...
关键词:后革命氛围 革命历史再叙事 娱乐化 
后革命氛围中革命历史再叙事的娱乐化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5-78,共4页孙斐娟 
2011年教育部青年基金项目(11YJC751068)
在后革命氛围中,革命被当作消费的对象和符号,革命历史再叙事明显受到了大众文化的影响,戏说革命历史之风盛行,革命英雄人物被塑造成充满欲望的凡夫俗子,革命故事呈现出曲折离奇、悬念重生的面貌。这种书写革命历史的方式满足了大众的...
关键词:后革命氛围 革命历史再叙事 娱乐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