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韵

作品数:44被引量:12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笑山胡安顺沈明王洪君张建民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商业文化(学术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古籍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雅洪托夫二等字带-l/r-介音说不能成立
《汉字汉语研究》2023年第2期106-125,F0003,共21页庞光华 
苏联汉学家雅洪托夫提出上古汉语的二等字带有-l-介音的观点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本文从十一个方面列举出证据论证了这个著名的音韵学观点不能成立。主要论证是:这个学术观点的逻辑不合音理;与联绵词的事实不合;与拟声拟态词不合;二等...
关键词:雅洪托夫 二等字 一等字 二等韵影母 
论闽南语效摄二等韵的三个本字
《闽台文化研究》2022年第2期50-59,共10页吴瑞文 
闽南语中有三个常见的口语词,其本字尚未经过详细的论证。这三个口语词分别是:名词“圈养家禽牲畜的地方”tiau^(2)、功能词“用作介词与连词”kiau^(1)和动词“以粗言恶语詈骂”kiau^(6)。经由严格的音韵规则对应及合理的语义演变,这...
关键词:闽南语 效摄二等 本字 历史语言学 
从中古到商州话汉语一二等韵在等呼方面的变化
《商洛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1-5,27,共6页胡安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4ZBD096)
商州,指商洛市商州区,前身是商县。商州话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其语音特色与关中其他方言点比较接近。从中古到商州话,一等韵的变化相对较小,主要是少数开口字变成了合口呼,少数合口字变成了开口呼。二等韵变化相对较大,主要是不少开口...
关键词:汉语 中古一、二等韵 商州话 等呼变化 
《切韵》时代前后汉语方言的蟹摄二等重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的观察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6年第4期68-81,共14页宋兆祥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早期汉语*oN类韵母的分布及其演变研究"(J13WD04);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胶州方言音系与词汇调查研究"(15-ZZ-WX-05)
《切韵》佳皆夬三韵系中古蟹摄的二等重韵,拿闽语材料对照文献资料来观察,此三韵在《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里的表现迥然有异:两晋青徐汉语和南朝吴语佳皆夬彼此有别;中原司豫汉语与唐长安汉语佳皆夬完全相混。从南北方言佳皆夬韵跟蟹摄...
关键词:蟹摄二等韵 中古南北方言 闽语层次 分合关系 比较方法 
论中古一、二等韵的音值被引量:3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39-155,共17页胡安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09FYY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BD096)
无论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还是在古汉语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宋代、元代以及明清时期,前、后低元音都没有构成对立的音位,其元音音位构型属于三角形系统。在中古汉语的域外译音以及汉语亲属语中,也未发现前、后低元音构成对立的现象...
关键词:中古汉语 一等韵 二等韵 韵腹 音值 
从“歌豪同韵”看所谓“闽蜀相近”被引量:2
《语言研究集刊》2015年第1期232-242 358,共12页麦耘 
论者从文献中发现宋代四川文人"歌豪同韵",而宋代和现代闽方言也是如此,据此提出宋代方言"闽蜀相近"。文章指出在通于果摄的效摄字是否包括二等韵这点上,宋代四川方言与闽方言相左,故两种方言实无关联。闽方言的歌豪同韵的关键是au>,...
关键词:歌豪同韵 效摄二等韵 au的单元音化 平行创新 语言演化 
上古汉语二等r介音读合口的客家话新证被引量: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144-147,共4页严修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方言接触带上的语言地理--以连城方言为例>(批准号:12BYY034);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客家方言词汇深度调查>(批准号:091JDXM74001)
郑张尚芳、许宝华、潘悟云等认为上古汉语二等有r介音,r在演化过程中变为,再变为,在此基础上或变为i,或变为u。客家话口语土俗词中找出5个字的考证:梗kuang3(菜梗),坑khua3(大窟窿),庚kua1(饱满、充实),杏fa1(
关键词:上古汉语 介音 二等韵 客家话 
古二等韵在现代方言四呼中的分布被引量:2
《方言》2013年第2期158-162,共5页胡安顺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古今音对照字典的编纂与古今音对比研究"(项目号:07j002z)成果之一
古开口二等韵在现代方言多读开口呼;读齐齿呼者不限于见系声母;还有一些读合口呼;很少数读撮口呼。古合口二等韵除读合口呼外,也有读开、齐、撮的现象。见系声母字的韵头变化较为丰富。
关键词:中古汉语二等韵 现代方言 韵头 变化 
从谢脁诗歌用韵看齐梁时期二等韵的分用——兼论王力、周祖谟韵部之划分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第1期91-94,共4页马晓 
安徽理工大学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3qn13]
二等韵的分用,是齐梁时期韵部演变最显著的特点,也是王力、周祖谟韵部划分最大的不同之处。透过谢脁诗韵,可以发现周祖谟的韵部划分更切合齐梁时期的实际语音,但其认为臻韵是属于《切韵》中的二等韵的观点不够确切,臻韵以及与之相承的...
关键词:谢脁 诗韵 齐梁时期 二等韵 
《韵镜》内外转研究综述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第S1期140-141,共2页郑巧梅 
关键词:内外转 韵镜 韵图 反切下字 二等字 二等韵 四声等子 张玉来 神珙 七音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