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祥

作品数:9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三国史记》上古借音闽语《切韵》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集刊》《语言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论汉语史上覃韵的结构及相关问题被引量:1
《语言研究集刊》2017年第1期277-296,340-341,共22页宋兆祥 
《切韵》覃韵在上古有三根支柱:*[um]、*[om]和*[m]。前一支柱在'前切韵'时期已经崩塌并入了*[om],后两根支柱在现代汉语方言中赫然矗立。从中古汉语来看,秦雍、司豫汉语覃韵的说法整齐划一,青徐、幽燕汉语和江东吴语覃韵舌齿声母字...
关键词:覃韵结构 历时演变 平行关系 历史比较法 
《切韵》时代前后汉语方言的蟹摄二等重韵——以闽语为视角进行的观察被引量:3
《语言研究》2016年第4期68-81,共14页宋兆祥 
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早期汉语*oN类韵母的分布及其演变研究"(J13WD04);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胶州方言音系与词汇调查研究"(15-ZZ-WX-05)
《切韵》佳皆夬三韵系中古蟹摄的二等重韵,拿闽语材料对照文献资料来观察,此三韵在《切韵》前后南北方汉语里的表现迥然有异:两晋青徐汉语和南朝吴语佳皆夬彼此有别;中原司豫汉语与唐长安汉语佳皆夬完全相混。从南北方言佳皆夬韵跟蟹摄...
关键词:蟹摄二等韵 中古南北方言 闽语层次 分合关系 比较方法 
山东方言与吴闽语关系的词汇证据被引量:2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5期39-45,共7页王南冰 宋兆祥 
2013年度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項目"早期汉语*oN类韵母的分布及其演变研究"(编号:J13WD04)的阶段性成果
"趁(赚钱;拥有)"、"?兪(用石块等击打)"、"横去声(扔掉)"、"鈙(提;拉扯)"、"愒(躺;斜靠)"和"(闭门)"是山东方言的特征词汇。这些词在南方方言里仅散布于吴语和闽语中,在粤语、客赣语、湘语和徽语里踪迹难觅。究其缘由,两晋青徐移民从中...
关键词:方言关系 方言特征词 移民史 山东方言 吴闽语 
从覃韵结构论*oN类韵母的历史音变
《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4期30-39,95,共10页王南冰 宋兆祥 
*oN类韵母是指主元音为唇化的o,以鼻音-m/n/充当韵尾的韵母形式。汉语史上,*om类韵母形式存在于早期汉语,它发展为《切韵》覃韵。按照音系结构的规律性,跟*om平行的形式还有*on和*o。前者发展成为桓韵,是从一个平面演变为另一个平面;后...
关键词:*oN类韵母 对称规律 历史音变 保守与创新 
覃韵结构论
《语言科学》2012年第2期197-201,共5页宋兆祥 王南冰 
汉语史上,覃韵是一个被压缩过了的聚合体所构成的平面,从源头上看有三个形式:m、um和om。按照音系结构的规律性特征,前上古汉语跟*om平行的韵母形式还有*on和*oη。两者元音裂化,分别发展成为桓韵(*on→uan)和唐合一(*oη→uaη)。一...
关键词:覃韵结构 平行关系 压缩与裂化 
《三国史记》地名反映的上古知组和章组问题被引量:1
《语言研究》2008年第2期50-52,共3页宋兆祥 
《三国史记》记载了大量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的古地名和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之后景德王新改的地名。在其中的一些地名里,知、章两组声母都可以跟影组和见组声母相对应,这表明与喉舌音发生关系的知、章组声母在上古时期是*Kl-或*Kr-的形式。
关键词:《三国史记》 地名 上古汉语声母 知组 章组 
朝鲜借音的韵母系统——与《切韵》及唐五代西北方音相比较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07年第11期126-127,共2页宋兆祥 郭敏 
朝鲜借音就是古代朝鲜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把汉字及其读音借入到自己的语言当中,从而形成的一套语音体系。这套借音体系是以中古汉语音系统为基础的,同时加以改造以适应朝鲜语的语言习惯,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朝鲜语 西北方音 《切韵》 韵母系统 借音 唐五代 语言习惯 中国文化 
朝鲜汉字音里的三等介音被引量:3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61-63,共3页宋兆祥 
全面讨论中古汉语三等韵介音i在朝鲜借音中的表现,并以此来分析和说明中古时期三等介音的前移和保留情况。
关键词:三等韵 介音 朝鲜汉字音 
去入相押与古汉语的-s尾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宋兆祥 
文章研究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韵文里去声和入声的押韵情况,利用去声来源于-s尾的理论,分析去入相押的原因以及-s尾最终消失的语音机制和时代。
关键词:去声 入声 -s尾 押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