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肼

作品数:86被引量:25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桥董立侯蕴华王朝俊吴大正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青岛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山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化学试剂诱导炎性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534-543,共10页曾沙 王隽 李萍 高景莘 徐海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813,81173598);四川省教育厅省属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18TD0017)。
炎症性肠病是导致结直肠癌发生的直接因素.结合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发病分子机制,对现有化学试剂诱导的结肠癌动物模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比较.发现AOM/DSS诱导的结直肠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操作较简单,成模率较高,病理表现、机制与临床CRC...
关键词:结直肠癌 炎症性肠病 氧化偶氮甲烷 葡聚糖硫酸钠 1 2-二甲肼 2 4 6-三硝基苯磺酸 动物模型 
用于口服固体制剂药效学研究的大鼠DMH/DSS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中南药学》2021年第2期208-215,共8页余玲 刘葭 郝逗逗 郭子右 刘玉娟 吴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81773915)。
目的建立大鼠1,2-二甲肼(DMH)/葡聚糖硫酸钠(DSS)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模型,为口服固体制剂用于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药效学研究提供模型基础。方法采用DMH/DSS复合法诱导Wistar大鼠建立炎症相关结直肠癌模型,通过对宏观指标的观察和组织病理...
关键词:1 2-二甲肼 葡聚糖硫酸钠 炎症相关结直肠癌 大鼠模型 口服固体制剂 
诱变剂二甲肼对PC12细胞毒性效应及其机制研究
《中国药物评价》2020年第6期417-421,共5页史宁 郭宏举 耿帅 常李荣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医药卫生基础研究探索课题(19ZX63)。
目的:研究二甲肼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二甲肼分别以600、700、800、900、1000μmol•L^-1浓度为作用剂量,与PC12细胞孵育48 h后,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二甲肼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彗星实验技术检测PC12细...
关键词:二甲肼 PC12细胞 毒性 作用机制 损伤 
二甲肼诱导大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特征和肠道菌群变化被引量: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年第21期3242-3246,共5页杨琼 孙元水 张喆 胡抢 余碧英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9RC319)。
目的研究二甲肼(DMH)诱导大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学特征、肠道菌群变化。方法将70只3月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模型组经皮下注射DMH建立结肠癌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对两组大鼠的病理学特征...
关键词:结肠癌 大鼠模型 二甲肼 病理特征 肠道菌群分布 
维生素E琥珀酸酯联合西妥昔单抗或5-氟尿嘧啶对二甲肼诱导的结肠癌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4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10期1341-1344,共4页梁亮 黄许森 黄海舸 何妍婷 陆佳明 
目的: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联合西妥昔单抗或5-氟尿嘧啶(5-FU)对二甲肼诱导的结肠癌大鼠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妥昔单抗组、5-FU组、西妥昔单抗+VES组、5-FU+VES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均通...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 维生素E琥珀酸酯 5-氟尿嘧啶 结肠癌 大鼠 
二甲肼诱导小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学特征检测被引量:3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2018年第3期371-375,共5页方瑞 刘永谦 杜展莹 陈鸿策 游思远 芮雯 陈宏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47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3785);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A020211036)
目的探讨化学致癌剂1,2-二甲肼(DMH)诱导昆明小鼠结肠癌模型的有效性及病理学特性。方法 6~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MH 25 mg/kg,对照组小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注射12周。期间...
关键词:1 2-二甲肼 结肠癌 小鼠模型 化学致癌剂 
西妥昔单抗联合伊马替尼对二甲肼诱导的结肠癌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1702-1705,共4页梁亮 黄许森 黄海舸 何妍婷 陆佳明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联合伊马替尼对二甲肼诱导的结肠癌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妥昔单抗组和西妥昔单抗+伊马替尼组,每组12只,于各组大鼠的颈背部皮下注射二甲肼(30 mg/kg)建立结肠癌大鼠模型。...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 伊马替尼 VEGF P-AKT P-MTOR 
肌醇六磷酸对二甲肼诱导的结直肠癌大鼠E-cadherin,TGF-β和VEGF表达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年第13期2414-2417,共4页刘畅 刘翠萍 宋扬 于文洋 程立雪 陈沉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373001)~~
目的:探索肌醇六磷酸(IP6)对结直肠癌大鼠E-钙黏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五组分别为:空白组(CG)、DMH组(DG)、低剂量IP6组(LG)、中剂量IP6组(MG)、高剂量IP...
关键词:肌醇六磷酸 二甲肼 E-钙黏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 Inositol Hexaphosphate (IP6) TGF-Β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蛋白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过程中的表达
《中国药业》2014年第23期41-43,共3页马晓强 王伟杰 李海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Z10155
目的观察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APC)蛋白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形成过程中的表达,为大肠癌的靶向治疗和早期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应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大肠癌组、20...
关键词:结肠腺瘤性息肉病基因 免疫组化 大肠癌 二甲肼 免疫蛋白印迹 
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和意义被引量:1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第8期842-845,F0004,共5页马晓强 王伟杰 李海 
宁夏自然科学基金(NZ10155)
目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APC)在二甲肼诱导大鼠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0只)和模型组(皮下注射二甲肼,40只),两组均在注射25周后停药,继续喂养5周,...
关键词:结肠腺瘤性息肉病蛋白 大鼠 大肠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