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

作品数:1554被引量:4517H指数:4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宏赵海涛陈国梁杜金鹏李志鹏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北京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南方文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夏商之际王都布局与中国早期王都规划理念的形成
《南方文物》2024年第6期11-22,共12页侯卫东 李伊雯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郑州商城与夏商之际社会变迁研究”(项目编号:21BKG003)的阶段性成果;河南大学黄河文化遗产实验室资助。
二里头夏都、郑州商城、偃师商城等三座夏商之际王都的布局,体现了中国早期王都已形成较成熟的规划理念,对后世王朝都城及中心城市的营建具有深远影响。从空间轮廓形态上看,三者均呈现出追求中轴对称和方正规矩的理念,郑州商城和偃师商...
关键词:二里头夏都 郑州商城 偃师商城 城市布局 规划理念 
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装饰品研究
《南方文物》2024年第4期14-28,共15页鞠荣坤 
香港赛马会全力支持;公益慈善研究院独家捐助。
服饰是中国古代礼制文化和族群划分的最直观载体。考古学上的龙山晚期至二里头时期被认为属于夏时期,留存至今的装饰品展现了文化格局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变化。龙山晚期方国林立,各地装饰品多元共生。到二里头时期,中原装...
关键词:装饰品  龙山时期 二里头 区域交流 
中原地区宫室建筑的历时性变化与早期国家形成(下)
《南方文物》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桑栎 陈国梁 
河南省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中原地区早期国家宫室制度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XWH092);郑州中华之源与嵩山文明研究会第八批课题一般项目“早期国家宫室制度研究”(项目编号:Y202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两河流域北部早期国家的形成研究”(项目批准号:20BKG002)和“偃师商城一期遗存研究”(项目批准号:21BKG006)的资助。
五、二里头至二里岗时期:核心聚落与宫室建筑区整个新石器时代,中原地区的文化与经济重心不断变动,即从仰韶早期的关中平原,转移至中期(庙底沟文化)的陕晋豫地区,仰韶晚期再次转移至原核心区的边缘地带;龙山时代,庙底沟二期文化的重心...
关键词:庙底沟文化 仰韶晚期 龙山晚期 二里头 新石器时代 关中平原 二里岗 中原地区 
晋南地区龙山至西周区域聚落形态及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3年第3期65-73,共9页田伟 
国家社科一般项目“晋南地区商代聚落考古研究”(21BKG023)的阶段性成果。
龙山时代,晋南地区聚落数量多、内涵丰富,整体发展高度超过同时期中原其他区域,颇具天下之中的气派。到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地区聚落数量锐减,已不见Ⅰ、Ⅱ类聚落,多个Ⅲ类聚落均是在河洛地区统治者的意愿下设置的中心聚落。商前期的聚...
关键词:晋南地区 龙山时代 二里头 商代 西周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文化第四期晚段遗存反思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3年第2期158-164,共7页井中伟 张振腾 
现有的层位关系不足以将二里头1号、2号基址在第四期晚段的使用期遗存与废弃期遗存截然分开,也不足以卡定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出现在宫殿区的具体时间节点。二里头遗址所见的下七垣文化与岳石文化因素,一向被视为商夷联盟西进占领...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文化 第四期晚段 考古学局限性 
二里头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考古研究之三被引量:3
《南方文物》2022年第6期1-14,共14页黄磊 何努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中原和海岱地区文明进程”课题(编号2020YFC1521602)经费资助
国家社会往往有一套具备自身文化特色的符号系统,来表达独特的政治、文化观念,这套符号系统对内、对外均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曾对国家社会象征图形符号系统做了简要、明确的定义:“指国家政府创制与推行的、为国家政治与意识形态服...
关键词: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遗址 图形符号 考古研究 中国早期国家 符号系统 象征符号 都城遗址 
石峁与二里头:试论夏代首末都被引量:2
《南方文物》2022年第5期20-29,共10页易华 
石峁遗址是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至夏代城址,统治者掌握了军事和祭祀权力,进入了父死子继世袭男权社会,具备了早期王国都邑的必要条件。遗址位于半月形文化带核心地区,正是定居农业文化与青铜游牧文化结晶。夏商周秦汉唐无不兴于大西...
关键词:石峁 二里头 夏代 都城 世界体系 
稻与权力——环嵩山地区河南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稻的利用
《南方文物》2022年第2期135-144,共10页高范翔 武钰娟 
稻在环嵩山地区河南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应是一种较为高级的食物。不同聚落间浮选稻米种子数量、出土概率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遗址等级的差异的体现。结合文献来看,稻米在先秦时期很可能作为贵族的日常食物,也常用于酿酒,参与到...
关键词:环嵩山地区 河南龙山文化 二里头文化 稻米 社会权力 
论南洼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的聚落与社会
《南方文物》2022年第2期207-212,共6页贺俊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9批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1M690896);河南省黄河实验室(河南大学)的资助。
通过对二里头文化聚落层级判断标准和南洼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的分析,可知南洼聚落位于当时聚落体系中的第三层级,是一处一般中心。该聚落的兴衰历程与以二里头都邑为代表的二里头文化背后人群对白陶礼器的需求密切相关,是当时社会礼制...
关键词:南洼遗址 二里头文化 聚落 社会 
庙底沟化与二里头化:考古所见华夏族群与华夏传统的形成与演进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22年第2期1-10,共10页曹兵武 
何谓华夏?华夏族群与华夏传统何以形成、何时形成?随着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内涵特征及源流谱系的不断清晰,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重要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时期可能在华夏族群形成和文化认同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一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仰韶文化尤...
关键词:考古学文化 华夏族群 考古所 庙底沟 二里头 新石器时代中期 华夏传统 黄河中上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