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思维

作品数:37被引量:38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陈金钊董玉庭于逸生吴文婷孙笑侠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习与探索》《东北财经大学学报》《法制与社会发展》《政法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法律经济学研究团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法律经济学旨在借助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在实证和规范层面研究与法律、公共政策和社会制度相关的各类理论与实践问题。与法律社会学、法律心理学等其他在二战后同时兴起的法律交叉学科相比,法律经济学在国外法学界取得的学术地位...
关键词:法律社会学 法律心理学 学术群体 法律人思维 法律经济学 交叉学科 研究团队 规范层面 
法律人思维与法律观点被引量:8
《中国法学》2024年第2期184-203,共20页陈景辉 
一般认为,作为他人行动之合法与违法的最终判断者,法律人必须持有某种独特的法律人思维。然而,由于法律人思维必然以法律推理为核心,且推理必然是普遍性的,所以法律人思维不可能是特殊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法律人同样缺乏特殊性。法律人必...
关键词:法律人思维 实在法 法律观点 法律陈述 法律人格化 
立法语境下的法律人思维
《人大研究》2021年第8期19-24,共6页阎锐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专门的法治队伍“主要包括在人大和政府从事立法工作的人员,在行政机关从事执法工作的人员,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工作的人员”,将立法队伍与执法、司法...
关键词:司法队伍 法的适用 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法的创制 法律人思维 文字水平 司法机关 
“法感”在法律推理中的价值及其适用被引量:21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年第2期216-224,共9页徐雨衡 
法感是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所习得的对具体法律现象的是非曲直的直觉。它的正当性源于法律的多元性以及法律和社会的契合。法感在法律推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为可废止推理提供依据,提升司法民主水平,确保个案公正,服务于法治的整体目标。在...
关键词:法感 可废止推理 法律人思维 法律推理 
法律人思维之下的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之争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9年第10期179-181,共3页刘相瑶 
“法律人思维”存在与否的论争是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在诸多法律问题之争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问题,以该问题为切入点我们发现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虽然在立场、方法和思维上存在不同,但是两者的关系不应当是水火不容的,社科法学与教义法学...
关键词:法律人思维 社科法学 教义法学 
共性与个性:“法律人”思维的多种可能被引量:1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89-97,共9页陈子盼 
"法律人"的思维包含思维共性和思维个性,源于"法律人"的职业性格与本质属性。"法律人"共同体,由于专业技能与职业所需,在思维方式上具有共性,但是在处理法律案件中并非总是有效的。共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定式,存在的缺陷给"法律人"的思维...
关键词:法律人思维 思维共性 思维个性 错误思维 良性互动 
法律人思维、移情与法学教育被引量:2
《法学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96-110,共15页张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5年青年基金项目“权威规则与个案正义的法治整合模式研究”(15YJC820074);山东省教改项目:新时代背景下法学本科精细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2018X180)
法学院法学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培养法律人思维,学会"像法律人那样思考",而且还要着力培养学生"像非法律人那样思考"的移情能力。移情指的是一种想象力和沟通力,是法律实践中法律人与普通人打交道应具有的关键技能。法学院应在课程设置...
关键词:法律人思维 移情 法学教育 
也论法律人思维的独特性被引量:2
《法律方法》2017年第2期107-122,共16页焦宝乾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法律人思维:中国语境下的学术争议及理论建构》(批准号:14SFB2005);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司法实践的方法论反思》(15JJD820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自1990年代以来,国内学界对法律人思维特征的研究,主流的看法是在肯定法律(人)思维的情况下,进行细致的理论概括。但是,这遭到近年来的苏力为主要代表的强烈批判,但这种批判因为其明显的缺陷而难以成立。站在维护法律人专业思维的独特...
关键词:法律人 法律人思维 法律职业 独特性 
权利来自哪里——法律和认知的视角被引量:1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204-242,共39页成凡 
对权利的观察,按照天赋——自然——逻辑——法律——经验的链条依次展开,可得出不同的结论,而这往往是由于每个人存在的认知侧重或认知点不同。从法律与认知科学的角度切入,可以发现多样化的解释方案,并成为连接社会科学和规范法学的...
关键词:在先权利 社会科学 认知进程 二阶效率 公平感 法律人思维 
法律人思维不存在吗?--重申一种建构主义立场被引量:7
《政法论丛》2017年第6期47-59,共13页焦宝乾 
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法律人思维:中国语境下的学术争议及理论建构”(批准号:14SFB2005);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中心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司法实践的方法论反思”(15JJD820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近年来,苏力教授对国内法律人思维研究提出质疑,认为不存在一种独特的法律人思维。这一研究立场值得探讨。各国法治实践证明,法律人思维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并且也确实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理研究。职业化依然是当前我国...
关键词:法律人思维 法律职业 法律方法 法学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