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节

作品数:1610被引量:3691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冀飞孟子厚郗昕陈艾婷韩东一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字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字缩写与古汉语的“单音节性”又复音化(下)
《汉字文化》2023年第9期22-29,共8页尚振乾 
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古代汉语并非古人的实际语言(口语),而是古汉语的书面语,其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的特点是上古书面语中大量采用包括缩写-形声字在内的超语言简缩造成的。古初艰难的书写条件和超小的文人圈则是形成书面语中超语言简缩的历...
关键词:缩写—形声字 单音节语 超语言简缩 “后加形符” 复音化 
汉字缩写与古汉语的“单音节性”又复音化(中)
《汉字文化》2023年第5期23-30,共8页尚振乾 
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古代汉语并非古人的实际语言(口语),而是古汉语的书面语,其词汇以单音节为主的特点是上古书面语中大量采用包括缩写-形声字在内的超语言简缩造成的。古初艰难的书写条件和超小的文人圈则是造成书面语中超语言简缩的历...
关键词:缩写-形声字 单音节语 超语言简缩 “后加形符” 复音化 
南宁白话单音节古语词释义——以“孖、嬲、啽、噏、謴、攞、搣、揸”为例
《汉字文化》2023年第1期97-100,共4页陈可阳 
南宁白话属于粤方言邕浔片,是南宁城区最普遍使用的方言。文章对“孖、嬲、啽、噏、謴、攞、搣”等南宁白话的单音节古语词进行了考证释义。其中有词义完全继承古义的如“嬲”继承了“嬈”;有词义范围扩大的如“孖”;也有继承部分词义,...
关键词:南宁白话 粤语 古语词 
汉字缩写与古汉语的“单音节性”又复音化(上)
《汉字文化》2023年第1期45-50,共6页尚振乾 
以单音节词为主的古代汉语并非古人的实际语言(口语),而是古汉语的书面语,其单音节为主的特点是上古书面语中大量采用包括缩写-形声字在内的超语言简缩造成的。古初艰难的书写条件和超小的文人圈则是造成书面语中超语言简缩的历史必然,...
关键词:缩写-形声字 单音节语 超语言简缩 “后加形符” 复音化 
平定方言单音节词考释三则
《汉字文化》2022年第15期14-16,共3页薛峥 
山西省平定县方言属于晋语区大包片,其方言中仍保留有较多来源较早的单音节词。文章选取“苫”“攲”“拢”三个词语,从方言现行用法及历时用法两个维度对其词义进行考释,推测其词源,从而梳理其历时发展线索,为方言词汇研究提供个案例证。
关键词:平定方言 单音节词 词义 词源 
《说文解字》以单音节同源词训释字义的例证拾零
《汉字文化》2021年第21期78-80,共3页杜恒联 
《说文解字》是一部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书,它的一种解释字义的方式是:A,B也。B是一个单音节词。大多数情况下,B是A的同义词或近义词。少数情况下B是A的同源词。包含在这种释义形式下的同源词,已为前贤时人搜罗殆尽。文章补充了一些例...
关键词:《说文解字》 同源词 训释 拾零 
单音节无条件连词“管”的来源探析
《汉字文化》2020年第21期10-14,共5页高再兰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现代汉语词典》的词长与词语功能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6BYY141)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管”类无条件连词中,人们探讨了“不管”“尽管”的形成机制,没有人论及单音节“管”的形成机制。“管”的形成机制的探讨具有更深的理论价值。单音节连词“管”来自于动词“管”的语法化。“管”语法化过程可简略描述为:“管”...
关键词:无条件连词  语法化 篇章结构 
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演变的内因
《汉字文化》2019年第2期68-70,共3页黄文君 
多音节化是现代汉语词汇最主流的演变和产生倾向,语音的简化、同音词和单个词的词义负载增多现象的产生、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化、外来词和方言词的输入是造成汉语词汇转向多音节化的重要因素。在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上多音节化起到了很大...
关键词:古代汉语 多音节化 外来词 一词多义 
汉语汉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被引量:1
《汉字文化》2018年第16期159-176,F0003,共19页梁开华 
第六节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林林总总的字词句章汉语多是单音节表义的;汉字是建立在多种造字法、最众多人群最久远使用传播之基础上,以笔画为单位,由字生字,字拓扑、艺术的叠加字汇集成为汉字集合的;自然的笔画分布呈正态大数规律,且...
关键词:汉字文化 汉语 拼音文字 单音节 造字法 发展史 笔画 表义 
《说文·酉部》醉酒类词语词义探微--兼谈语素搭配对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作用
《汉字文化》2016年第6期27-32,共6页楚艳芳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Z17JC046)
酒的历史悠久。"酒"的字形在卜辞中作"酉",可见酒至少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饮酒带给人的感受较为明显,从古至今都有一些词语用来表示酒后的状态。本文拟从构词法(语素搭配)出发,结合词语意义,对古汉语醉酒类词语的历时演变问题...
关键词:语素构成 词汇研究 殷商时期 词语意义 汉语研究 现代汉语 研究成果 从古至今 单音节 构词语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