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持

作品数:427被引量:10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景扶明汪悦进李清泉胡孚琛徐晓鸿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道教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藏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佛教文化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念念是佛
《佛教文化》2016年第4期61-62,共2页泽道法师 
八万四千修行法门中,无论从哪个法门人手,从起点到终点都是心念的修持,始终如一从心起修。从妄念不断的心起修,到起心动念即为善的心,再到一念不起、心无挂碍的心。在修行中,越来越接近自己本具的佛性,就像明代大哲王阳明所说:...
关键词:王阳明 法门 修行 修持 佛性 恶心 良知 格物 
出家人见面为什么要“合十”“问讯”?
《佛教文化》2013年第2期124-124,共1页岳帅 
“合十”又称“合掌”,是佛教徒常用的生活礼仪。“合十”就是透过肢体的动作,端正仪容,清净身心,在自在、宁静的身心状态,修持佛法。具体做法就是合起双掌,手指并拢,手肘自然弯曲,
关键词:出家 身心状态 生活礼仪 佛教徒 自在 佛法 修持 
大雄宝殿三世佛·超越井战胜自我
《佛教文化》2011年第6期116-119,共4页果宁 成卫国(图) 
走过钟鼓楼,我们便来到大雄宝殿面前。 大雄宝殿,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大者,是包含万有的意思;雄者,意为摄伏群魔。则指佛法僧三宝。在中国传统中,大雄宝殿往往被称为“正殿”。正殿之中,供奉三尊佛像,分别为东方药师佛...
关键词:大雄宝殿 中国传统 阿弥陀佛 钟鼓楼 药师佛 修持 佛法 供奉 
菩萨资格的考察
《佛教文化》2011年第6期124-124,共1页
在很多人心目中,菩萨似乎非常遥远,以为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其实不然,历史上的许多高僧大德就是人间菩萨。如民国年间的太虚大师,一生都按菩萨的道德标准修持,并题诗为:“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呼我为菩萨。”谦称自己按比丘标...
关键词:菩萨 资格 太虚大师 道德标准 民国年间 人心 高僧 修持 
记庐山诺那活佛塔
《佛教文化》1994年第6期20-21,共2页明栋 
由北线盘山公路登庐山,行至入山口处向右侧眺望,便有一耸立于翠松密林之中的藏式金轮宝相顶造型的建筑物映入我们的眼帘,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诺那活佛塔。然而,身为藏传佛教领袖人物之一的诺那活佛之塔,为何会在风景秀丽的庐山出现,每每...
关键词:诺那活佛 盘山公路 西藏昌都 四众弟子 金轮 宝相 中国佛教协会 活佛转世 海潮寺 修持 
志仁求道 大德风范——九华名僧仁德法师
《佛教文化》1994年第4期23-23,共1页邓子美 
九华名山位于安微青阳、太平等县交界,为中华佛教圣地。全山大小寺院78座,现常年在山修持的僧尼达五百余,主持全山佛教事务的就是当代禅门大德——仁德法师。 “仁者,人心也”(语出《孟子·告子上》);德者,善业也。仁德法师一生不负众望...
关键词:仁德法师 名僧 修持 佛教圣地 告子上 丛林制度 宣化上人 地藏王菩萨 省佛教协会 僧伽 
关于佛教与气功关系的几点思考
《佛教文化》1994年第4期44-45,共2页李庚扬 
以往各期“通联片羽”往往以很零碎的形式刊登多位读者朋友的来信,这种形式能够尽量多地反映读者的具体意见和想法,当然值得继续保持。但是,因为较多地接触读者来函,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读者所关心的问题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比较大...
关键词:修持 理论色彩 非想非非想天 因是子静坐法 止观 朋友之间 我执 功法 佛眼 宗教关系 
宏观佛学化与微观科学化
《佛教文化》1994年第3期45-45,共1页廖修恬 
在宏观上用佛学来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微观上用科学来工作、学习,是我们处于当今复杂的世界上,将佛学和科学辨证统一的方便之说,以此可达到扬长补短,增进思维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笔者幼年时代生活在全家信佛的家庭氛围中,因此早...
关键词:学佛 辨证统一 宗教政策 思维能力 家庭氛围 第一线工作 缘起性空 密宗 修持 禅家 
第一次受供养——青年比丘“修持手记”节录
《佛教文化》1994年第2期26-28,共3页清源 
主持寄语 收到这份从某个著名的海滨城市寄来的稿件——《第一次受供养》,我颇费踌躇:一方面,觉得是真和尚写真实的心路历程,既可为天下几多新戒比丘比丘尼鉴戒,亦能为俗家人真正了解和尊重佛门弟子提供一种沟通之桥,应当刊布;另一方面...
关键词:修持 门弟子 佛菩萨 写真实 四众弟子 僧衣 僧团 善信 福报 寮房 
大藏经——佛门法宝 佛学的资料宝库
《佛教文化》1993年第3期7-8,共2页李富华 
“止观并重”、“定慧双修”,被天台宗智者大师喻为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而在现实中,往往是一部分人侧重于理论文字,另一部分人专注于信仰修持,真正能理论联系实际、相互发明者,实属凤毛麟角。我们认为,修持不可或缺,但一定要...
关键词:智者大师 修持 止观 天台宗 开元释教录 佛教典籍 综理众经目录 大乘经 律藏 理论联系实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