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本质

作品数:21被引量: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军孟华鞠玉梅鞠红张宗正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青岛海洋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莆田学院学报》《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言语互动视角下反问修辞本质的重新审视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3-41,150,151,共11页闫亚平 
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动态发展视域下汉语修辞和语法的互动与互塑研究”(2023-JCZD-05);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政治等效+’视域下外交隐喻西班牙语翻译的策略研究”(2023-ZZJH-360);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汉语反问句孕育的句法演变及其机制研究”(2020GGJS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反问作为一种特殊的疑问形式,是一种显著而有效的表达发话人认知、判断、评价等认识立场和态度、情感、情绪等情感立场的手段与资源。基于立场表达理论和言语互动视角,兼顾言语互动交际的发话人和听话人,以及反问的“无疑”和“问”的...
关键词:反问 立场表达 言语互动 同一功能 修辞本质 
庄子的修辞观论析
《莆田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陈启庆 
以当代修辞学理论为指导,提炼并阐释了庄子的修辞本质观,即在修辞活动中说话者(表达者)与听话者(接受者)共为修辞主体;同时梳理并总结了庄子关于修辞活动有效性的三个必要条件,即两个修辞主体的存在境域相近、两个修辞主体的价值取向相...
关键词:庄子 修辞观 修辞本质 修辞条件 
论身份与修辞活动被引量:5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95-100,共6页闫亚平 
分析了身份与修辞活动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修辞活动是修辞主体与修辞受体之间进行的调整或适用语辞,以尽可能圆满传递"情"或"意"的人际话语交流行为。这种行为必备4个基本要素:"谁在说""说什么""怎么说"和"对谁说"。身份作为"‘我...
关键词:身份 修辞本质 修辞活动 
现实译名问题的修辞思考被引量:7
《外国语言文学》2018年第1期91-103,共13页陈小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服务国家对外话语传播的"翻译修辞学"学科构建与应用拓展研究>(17BYY201)的资助~~
本文在阐述译名修辞本质的基础上,对现实社会生活中译名发挥的修辞功能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从修辞角度探究译名这一特殊实践领域。修辞层面思考译名问题旨在提高对译名修辞内涵的认识,由此提高译名翻译质量,使其更好地发挥国家内...
关键词:现实译名 译文受众 修辞本质 修辞功能 修辞实践 
翻译中的译者修辞本质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55-57,共3页雷艳红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资助:翻译的修辞本质与译者主体性研究(JAS150355)
当代修辞学把修辞定义为运用语言象征手段,影响受众观念和行为的交际活动。翻译即属于影响译文读者并获得其认同的修辞活动。作为修辞者,译者具有自身的修辞意识和倾向,能动地实现翻译的修辞动机。作为翻译主体,译者同原语文本是修辞性...
关键词:译者 文本 受众 修辞本质 
模糊理论视角下的修辞机制研究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90-93,共4页康响英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9YBB098);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2C0609)
先论证模糊理论是处于修辞系统中核心地位的隐喻的生成基础,然后用演绎法推而广之于其他修辞格,提出模糊语言概念外延没有明确界限的伸缩性为修辞活动"和而不同"的实现奠定物质基础,是架设模糊语言与传统修辞格之间认知联系的桥梁。
关键词:修辞机制 模糊理论 隐喻机制 修辞本质 
从当代修辞学角度看经济话语的修辞本质被引量:1
《百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96-98,共3页梁婧 庞奔奔 
近现代的经济学家更多地使用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规律,受众难以理解。但是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为达到某经济目的或政治目的,开始巧妙利用经济"话语权"说服同僚或政客接受某种经济学说。文章通过对经济学语篇的文学特质、劝说机制、隐喻修...
关键词:当代修辞学 经济学语篇 修辞本质 劝说机制 隐喻修辞 
修辞的本质与功能——兼论修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被引量:10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79-84,共6页鞠玉梅 
本文拟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探究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关于修辞学在发展和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广泛而深刻的问题,它探索在建立和维护一个社会时修辞学的特殊功能,探讨人类是否依靠修辞创造和谐,达到一个理性社会所需...
关键词:修辞 修辞本质 修辞功能 社会和谐 
朱熹论修辞本质的实践意义被引量:1
《修辞学习》2007年第1期55-57,共3页李士金 
朱熹深刻认识到修辞本质的实践意义,而且从最高的层次分析探索强调修辞本质与社会历史发展辨证关系的实践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政治生活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朱熹 修辞本质 实践意义 
修辞的创造观被引量:2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年第8期36-39,共4页朱军 
关键词:修辞学史 创造观 同义形式选择 修辞本质 修辞学研究 创造性劳动 本质问题 表达效果 二十世纪 九十年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