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文学

作品数:364被引量:32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樊星刘复生毕光明许子东韩蕊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人生》与“80年代”文学的历史叙述被引量:13
《文学评论》2015年第3期170-178,共9页周新民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等本是关于“80年代”前期文学创作潮流的命名。“80年代”的文学历史叙述把它们视为“80年代”文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并赋予线性意义。这种文学的历史叙述方式观照《人生》时,忽略了《人生》...
关键词:伤痕文学 《人生》 80年代 历史叙述 中国传统文化 “反思文学” 个人价值 现代化 
中国当代文学反思的主体与“政治现代性”
《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90-94,共5页徐德明 郭建军 
由重新检讨《剪辑错了的故事》的叙述主体入手,进入对当代"反思文学"的重估;更将当代文学的反思上溯到50年代中后期,从1979年到1981年的反思小说扩展到老舍话剧《茶馆》中的反思。将这两个作品并置,省思当代作家主体折射出来的中国历史...
关键词:“现代性” 中国当代 政治 文学反思 “反思文学” 当代文学 中国历史 叙述主体 
当代文学的窘迫与抉择被引量:2
《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91-98,共8页方伟 
当代文学的窘迫与抉择方伟1无论如何,“伤痕文学”留给了人们深刻的回忆。“伤痕文学”是在理性的检讨中,寻求情感表达的,以至这种表达很快引发出另一个主题文学──“反思文学”。很明显,“伤痕文学”的历史功绩在于开启了人们关...
关键词:当代文学 创作主体 社会文化 “伤痕文学” 个体自我 接受者 现代派文学 “反思文学” 精神价值 当代社会 
《灵性俑》的诞生——黄献国小说艺术蜕变勘察
《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135-141,148,共8页朱向前 
实在说,我们苦苦等待一部真实而又艺术地反映文革期间军旅生活的好作品,已经有不少年头了。当我们一次又一次感受着新时期以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和“蒙难文学”等等直接或间接抒写文化大革命给予我们民族巨痛深...
关键词:小说艺术 灵性 新时期文学 军旅生活 短篇小说 长篇小说 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 文化大革命 作品 
漫谈文学反思被引量:2
《文学评论》1990年第3期144-147,共4页冯锡玮 
什么是反思?十七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以为,反思(Reflection)就是对意识的内在活动的观察,即内省体验。黑格尔则认为,反思(Nachdenken)是对思想本身进行反复的思索,也就是思想的自我运动。这些观点强调反思的回顾性与反复性,具有部分真理...
关键词:反思文学 文学反思 性文学 反复性 文学创作 生活客体 十七世纪 寻根文学 新时期 文学作品 
“反思”谈片被引量:1
《文学评论》1987年第3期167-169,共3页吴方 
近十年里,中国文学系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化的标志之一是规范的重构与开放。与此相应,文学批评所使用的概念也在更新换代。一方面,一些旧概念在逐渐通过新的科学阐释获得它的活力与时代意义;另一方面,一些新概念涌入(包括跨学科的“...
关键词:反思文学 新概念 思维方式 文化心理结构 文学批评 文化冲突 中国文学 近十年 思考 时代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