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问

作品数:2309被引量:1197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德明殷树林袁毓林李美妍叶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汉语学习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预期视野下的“‘既然’+反问句”研究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24年第1期64-72,共9页干薇 陈振宇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2FYYB004)“现代汉语量化范畴:基于语用数、间接量化和单调性理论的方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3WYJ0423)资助。
从预期理论角度看,“既然”复句的前件为条件部分,后件为预期部分时,表示推断;当后件为当前信息部分时,表示预期与当前信息的关系,此时常用于反预期语篇。“既然”复句表示“言者在特定的事实条件下进行的主观选择”;“如果”复句表示...
关键词:“既然”复句 反问句 预期理论 选择 
“干吗”的负面立场标记演变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22年第2期48-55,共8页闫亚平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汉语反问句孕育的词汇负面立场化演变研究”(项目编号:2020BYY009);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项目“汉语反问句孕育的句法演变及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GGJS096);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拉美西语地区中文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1YH05C)阶段性成果。
“干吗”的负面立场标记用法,是由其表询问焦点用法演变而来。而“干吗”在反问句中的使用是其演变的温床与关键催化剂。贯穿整个演变过程的机制主要是反问句独特句法环境压制带来的功能悬空与语境吸收。同时,“干吗”的双音结构与主观...
关键词:“干吗” 负面立场 反问句 疑问词 
反问句的意义和功能研究:回顾与展望被引量:6
《汉语学习》2021年第5期64-73,共10页刘彬 
澳门大学研究委员会立项课题“Grammatical Violations in Chinese Slogans and Titles and Their Linguistic Implications”(项目编号:MYRG2018-00201-FAH);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现代汉语反问句的形式语义学与语用学研究”(项目编号:19YJC740033)资助。
反问句的意义与功能一直是反问句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学界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问题。比如,关于反问句的意义类型与层次、反问句否定意义的来源及其识解、反问句的语用功能与语言系统价值等问题,学界或者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或者目前...
关键词:反问句 否定意义 功能 述评 
论“既然p,难道q(吗)”反问推断句式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14年第6期105-112,共8页张静 
"既然p,难道q(吗)"是因果反问推断句,其形成过程有三个必备条件——应有推断结果、实际推断结果、应有结果再现,而且在其内部经历了两次否定:第一次是"实际推断结果"对"应有推断结果"的否定;第二次是"应有结果再现"对"实际推断结果"的...
关键词:“既然” “难道” “吗” 结构省略 主观视点 应有结果再现 
反问格式“X什么X”的立场表达功能考察被引量:24
《汉语学习》2014年第3期20-27,共8页朱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语体语法研究"(项目编号:09CYY034);第5批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汉语‘对话-叙事’序列语体语法研究"(项目编号:2012T50186)资助
反问格式"X什么X"是汉语口语中一种特殊的应答方式,主要出现在话轮之首,也可单独使用,与听话者有各种交互模式。其与常规否定(否定词)有显著的区别,具有负面立场表达功能,具体表现为提醒、意外、反驳、斥责四个层级,以后两者为主。"X什...
关键词:“X什么X” 反问格式 交互模式 立场表达功能 语用特点 
由反问句到话语标记:话语标记的一个来源——以“谁说不是”为例被引量:14
《汉语学习》2013年第5期105-112,共8页刘丞 
"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项目"(项目编号:B-7063-12-001081)资助
话语标记"谁说不是"来自反问句,篇章中主要衔接前后观点、态度相同或相异的语段,起到过渡、延续话题的作用。会话中,它在应答对方的基础上给予情感上的认同,为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提供缓冲,既可延续、转换话题,也可以终结话轮。信息传递的...
关键词:话语标记 使用模式 语篇功能 动因与机制 
“是不是”弱问句:从真问到反问的中间环节被引量:1
《汉语学习》2013年第3期96-102,共7页李晓琳 
发话人的疑惑有程度的差别,因而"是不是"问句从真问句到反问句之间是连续的。"是不是"弱问句是介于真问句与反问句之间的中间环节。"是不是"弱问句有疑问的功能,发话人在发问时存在疑问,需要听话人口头回答。"是不是"弱问句也有祈使的功...
关键词:是不是 弱问 疑惑程度 
疑问句的结构类型与反问句的转化关系研究被引量:48
《汉语学习》2013年第2期3-10,共8页邵敬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语虚词词典编撰的方法论创新及其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2BYY101)资助
本文讨论疑问句的结构类型跟反问句的转化关系,指出并非所有的疑问句都可以转化为反问句,其转化的难度并不相同。鉴于此,本文进一步探求否定与反问的差异,反问句的话语功能及作用,这对认识疑问句结构类型与功能类型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结构类型 功能类型 反问句 转化关系 
关于反问句的重音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11年第3期32-36,共5页胡德明 
特指型反问句疑问代词往往不带重音;若带有重音,则往往带的是强调重音。反问句中往往是某个成分带有对比重音;如果没有对比项,动词前的副词等修饰成分和情态动词经常带有对比重音。"有"、"是"、"这"、"那"等成分在反问句中经常带对比重音。
关键词:反问 重音 强调重音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综述被引量:4
《汉语学习》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胡德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度规划项目"反问句的生成机制及相关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6JA740001)的部分成果
过去十多年来,现代汉语反问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研究内容多样化,理论方法多元化,呈现出由侧重描写到侧重解释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反问句 语用含义 反问句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