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丞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主观化功能扩展词汇化话语标记字句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安阳师范学院学报》《世界汉语教学》《南开语言学刊》《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交际互动中“是吗”的功能显现——兼论与“是吧”的不同
《南开语言学刊》2023年第1期47-59,共13页刘丞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20&ZD295);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互动语言学视角下汉语疑问结构功能浮现研究”(20YJC740028)支持。
不同序列类型与位置,“是吗”功能不同,具有不同程度的位置敏感。“是吗”可以作为附加问、新知接收语、新知回应语,具有话轮转换、序列关闭与延展等作用。“是吗”功能多样,不仅表现在形式与功能对应的多样,也体现在同一形式负载功能...
关键词:是吗 是吧 序列位置 韵律表现 功能 
“哪儿”话语功能的浮现被引量:3
《汉语学习》2021年第6期34-45,共12页刘丞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互动语言学视角下汉语疑问结构功能浮现研究”(项目编号:20YJC74002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项目编号:20&ZD295);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汉语疑问结构的话语修正研究”(项目编号:2021QK14)支持。
“哪儿(哪儿啊、哪里、哪有)”可以出现在不同序列类型中回应语的位置。不同序列环境,“哪有”显化言者认识地位和立场的强度不同,具有高度的位置敏感。从话语修复角度看,“哪儿”否定程度等级为:合理性否定>完全否定>降级否定。通过对...
关键词:“哪儿” 序列位置 序列类型 立场显化 
再探跨层结构的赋义化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28-135,共8页刘丞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疑问结构的构式化与话语功能的浮现”(2018M63167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互动语言学视角下汉语疑问结构功能浮现研究”(20YJC74002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互动语言学研究”(20&ZD295);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汉语疑问结构的会话修正研究”(XJ2021004201)。
文章选取反问跨层结构为样本,对跨层结构语法化中语义基础的获取(赋义化过程),作进一步探讨。相较于以往研究,反问跨层结构语法化中的赋义,更侧重于所在反问构式由于语用推理(招请推理)获取的新的语义内涵。此外,反问构式功能的转化对...
关键词:赋义 反问跨层结构 招请推理 构式功能 
反预期表达与话语标记“谁知”的形成被引量:1
《对外汉语研究》2020年第1期85-94,共10页刘丞 杨静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3批面上资助,项目名称是“疑问结构的构式化与话语功能的浮现”(项目编号:2018M631673)
话语标记"谁知"旨在标示前后语段之间的反预期关系。在反预期的表达上,"谁知"在预期显著度、反预期向度、反预期对象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征。"谁知"的标记化与所在反问构式赋义、构式内部句法语义组配以及外在语用功能转化密切相关,期...
关键词:谁知 反预期表达 功能转化 标记化 
从询问方式到感叹程度——“何其”的副词化与功能扩展被引量:2
《汉语学习》2015年第3期34-42,共9页刘丞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汉语单音节多功能副词的语义地图模型研究"(项目编号:14CYY032);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课题资助
主观程度副词"何其"在由疑问到感叹的转变中固化成词,语境信息、会话原则以及语用推理起到不小的作用,汉语的韵律特征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成词后的"何其"用法在不断扩展。通过对"何其"副词化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明晰疑问向感叹转化的内...
关键词:何其 词汇化 主观化 功能转化 用法多样化 
副词“何等”的形成及其功能扩展被引量:1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313-318,共6页刘丞 
主观程度副词"何等"的形成,经历了由词组→代词→副词的过程。由词组而代词,成于汉代,深受汉译佛经的影响。由代词而副词,成于元末明初,与其所在句语气功能的转化以及所饰成分的述谓性变化有很大关联。副词化后的"何等",功能也在不断地...
关键词:何等 词汇化 语用功能 主观化 功能扩展 
从质疑选择到规劝祈使:“何必”的副词化及相关问题被引量:3
《汉语学报》2014年第3期65-73,96,共9页刘丞 
"何必"的词汇化形成于六朝,唐以后渐趋定型,发展到现在已经是较为成熟的语气副词。所跟成分的述谓性变化、语境信息的转变是其词汇化的诱因。"何必"的主观化,与"何必"句相关联系项的性质变化以及语用推理有很大关系。"何必"与"又""呢"...
关键词:何必 词汇化 主观化 语用推理   
由反问句到话语标记:话语标记的一个来源——以“谁说不是”为例被引量:14
《汉语学习》2013年第5期105-112,共8页刘丞 
"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项目"(项目编号:B-7063-12-001081)资助
话语标记"谁说不是"来自反问句,篇章中主要衔接前后观点、态度相同或相异的语段,起到过渡、延续话题的作用。会话中,它在应答对方的基础上给予情感上的认同,为接下来要说的内容提供缓冲,既可延续、转换话题,也可以终结话轮。信息传递的...
关键词:话语标记 使用模式 语篇功能 动因与机制 
“好在”的演化过程与功能扩展被引量:13
《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4期495-505,共11页刘丞 
上海市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S30402)资助
"好在"经历了由述补、主谓跨层结构到评注性副词的过程。"好在"的演化过程中,主观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自身功能和所占句位的关系,"好在"具有一定的连接功能,又由于所居句首状位的高频性,"好在"的连接功能得到一定的扩展。"好在...
关键词:好在 演化过程 主观化 连接功能 
试析前项隐含的“又”字句被引量:5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4期81-88,共8页刘丞 
本文结合"又"字所在的句段、篇章及语义特点,运用语用和认知理论探讨前项隐含的"又"字句,对隐含项性质、与本句的关系及对"又"字所造成的影响等作深入研究。
关键词:“又” 隐含 完形 关联化 情态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