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乌托邦小说

作品数:93被引量:14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黎新华王一平杨莉馨王一平袁霞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20世纪后半叶走向成熟的加拿大科幻
《科幻世界》2023年第11期62-71,共10页李桦 
如果说20世纪中叶以前的加拿大科幻主流是充满民族主义和宗教思想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小说,那么20世纪后半叶的加拿大科幻则与世界的政治局势和全球科技发展紧密相连,在小说主题上展现了多样性,涌现出大量创作力旺盛、深具影响力的优秀...
关键词:反乌托邦小说 小说主题 科幻文学 创作力 民族主义 政治局势 20世纪中叶 乌托邦 
加拿大科幻文学一览: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在美丽新世界里的(反)乌托邦
《科幻世界》2023年第10期52-59,共8页李桦 
说起加拿大科幻小说,读者最熟悉的可能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反乌托邦小说《使女的故事》、罗伯特·索耶的《金羊毛》和“银河联盟”系列。除了著名作家作品之外,加拿大还有很多优秀科幻作家并不为国内读者熟悉。其实,加拿大科幻小说...
关键词:科幻小说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使女的故事》 加拿大文学 反乌托邦小说 类型文学 美丽新世界 殖民历史 
乌托邦里的自由灵魂
《新读写》2023年第10期60-61,共2页李欣妍 
在文学史上,出现过三部非常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其中一部就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的《1984》。在这本书中,作者创造了一个人性被扼杀、自由被剥夺、思想被禁锢的世界,那是一个由独裁者掌控的世界,以他们所想、所期待的那样,去控制...
关键词:《1984》 左翼作家 乔治·奥威尔 乌托邦 反乌托邦小说 理想国 自由灵魂 独裁者 
现实社会批判与理想社会憧憬——以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反乌托邦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为例被引量:4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96-101,共6页吴玲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黄河文化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与河南国际形象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2400410181);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视阈下河南红色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2BKS019);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亨利·詹姆斯后期文学叙事范式转换的人类学管窥”(项目编号:20XWW006)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摆脱了美国华裔文学聚焦“故国想象”和“文化冲突”的叙事传统,开始关注白人主流社会中“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其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以反乌托邦小说理想社会建构的逆向思维模式作为故事的叙事手段,从精神困境下的...
关键词:伍绮诗 《小小小小的火》 美国华裔文学 流浪 异化 挑战 超越 
幕后黑手
《山花》2023年第2期90-99,共10页 刘文飞(译) 
叶夫盖尼·扎米亚金(1884—1937)是1920年代苏联教父级的文学活动家之一,当时许多苏联作家都曾受到他的创作和理论之影响;扎米亚金也是20世纪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我们》(1920)位列世界最著名的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
关键词:苏联作家 反乌托邦小说 文学创作 米亚 《我们》 幕后黑手 坦波夫 
戏剧舞台上的异托邦奇观 评音乐剧《魔法坏女巫》中的形象塑造被引量:1
《中国戏剧》2023年第1期87-88,共2页李酉媛 
作为百老汇舞台的经典舞台剧之一,《魔法坏女巫》一经上演便斩获了百万美元的票房。故事改编自1996年的反乌托邦小说《西方女巫的命运与一生》,作为“坏女巫”诞生的前传,《魔法坏女巫》颠覆了传统人物原型,在故事重构中传达了关于贪欲...
关键词:《绿野仙踪》 人物原型 戏剧舞台 形象塑造 异托邦 舞台剧 反乌托邦小说 音乐剧 
作为“反乌托邦小说”的《撒旦探戈》及其美学
《长春大学学报》2022年第7期57-61,共5页符晓 孙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801121);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21C120)。
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的《撒旦探戈》是一部复杂而充满多义性的小说,表现出了欺骗、欲望、覆灭等多重主题。文章从生命政治、隐喻及象征、小说叙事学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阐释作为“反乌托邦小说”的《撒旦探戈》及其美学。研究认为...
关键词:匈牙利文学 《撒旦探戈》 反乌托邦小说 赤裸生命 隐喻 象征 
反乌托邦小说中的人与环境的矛盾关系--以扎米亚金的《我们》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2年第5期84-86,共3页姚勇 
扎米亚金是俄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讽刺小说家,他的《我们》是20世纪以来反乌托邦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作者通过虚构“未来国度”一统国以及描写一统国内病态的生活,表达了其对于乌托邦理想的幻灭和未来人类处境的强烈担忧。作品还从环境...
关键词:异化 反抗 反乌托邦小说 我们 
女性的缺席与在场:从《使女的故事》看反乌托邦小说的革新与发展被引量:3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17-22,共6页焦红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CZW003);郑州大学教学改革重点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史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与实践”(2020zzuJXLX046)。
《使女的故事》是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一部女性视角的反乌托邦小说,它与传统反乌托邦小说既一脉相承又具有明显差异性,鲜明地体现了女性作家介入西方反乌托邦文学后,对其进行的颠覆与重构。本文将《使女的故事》置于反乌托邦文学传统之...
关键词:《使女的故事》 《一九八四》 女性话语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反乌托邦小说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之忧
《黄金时代(下半月)》2022年第3期54-55,共2页庞杨娇 
奥威尔的《1984》被称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之一,书中所描绘的是一个“人性泯灭、六亲不认,观念颠倒,谎言当作真理,自由遭到剥夺,思想受到控制”的极权主义社会。随着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对于未来社会中“无隐私”的想象和恐惧日益突出。
关键词:《1984》 反乌托邦小说 人性泯灭 奥威尔 极权主义社会 大数据 隐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