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构性

作品数:556被引量:63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徐肖楠方小莉邱小轻汪正龙张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当代作家评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纪实与想象:作为记忆书写的报告文学被引量:2
《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1期10-15,共6页陈想 袁勇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两岸现代中国散文学史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18ZDA264)研究成果。
报告文学历来是以现实为写作依据的非虚构性文体。其真实性要求作者始终秉持客观纪实的态度,通过实地调查、采访和查阅资料等方式力求准确地反映事实。但就记录现实层面而言,报告文学的书写过程是一系列记忆凝结于文本的过程,其中包括...
关键词:报告文学 记忆书写 真实性要求 书写过程 书写者 非虚构性 现实层面 受访者 
作为“知识”和“文学”的批评
《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第5期18-21,共4页梁鸿 
在《文学理论》中,韦勒克认为文学有三大特征,“虚构性”、“想象性”、“创造性”,“文学是艺术,而文学研究则是一种知识或学问,前者是艺术,而后者接近科学”。“批评的目的是理智上的认知,它并不像音乐或诗歌那样创造一个虚构...
关键词:《文学理论》 批评 知识 “创造性” 文学研究 终极目的 虚构性 想象性 
《玫瑰婚典》(小说集)
《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152-152,共1页张新颖 
王宏图是个内心不安分的人。但一介书生,不安分又能怎么样?在大学里教书,做研究,做批评,但这些事显然还不能够充分回应自己内心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能够干什么?虚构性写作——通过虚构来实现自己的想象,转化自己不安分的冲动。
关键词:小说集 虚构性 想象 内心 批评 回应 写作 要求 
新历史主义文艺思潮的思想内涵和基本特征(《文史哲》2001年第5期)被引量:11
《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81-81,共1页张进 
关键词:历史主义 文艺思潮 思想内涵 历史话语 权力性 虚构性 
无指涉的虚构——关于孙甘露的《访问梦境》被引量:9
《当代作家评论》1990年第6期63-64,共2页吴亮 
也许,围绕着这篇罕见的小说,我们可以建立起许多种解释方式。问题不在于我们能从中读出多少象征意义,而在于我们阅读这篇小说时和它所形成的新颖关系,这才是至关重要的。出于这么一个简单的考虑,本文并无意去推断《访问梦境》的意图,更...
关键词:梦境 小说 访问 象征意义 虚构性 基本的 广泛联想 解释方式 阅读 内在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