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性

作品数:532被引量:725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大均曹韧罗祖兵吴晓东李彬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拒绝”出发,支持幼儿双向互动
《学前教育》2025年第3期90-90,共1页孙萌 
对萱萱和芊芊来说,拒绝别人加入自己的游戏无可厚非。有研究表明,如果幼儿试图进入其他伙伴已经开始的游戏,75%的可能性是遭到拒绝。幼儿似乎天生具有保护自己的想象性游戏不被别人打扰的倾向。所以,对于萱萱和芊芊的这种行为,教师应该...
关键词:双向互动 合作游戏 幼儿 想象性 兴趣 逐步引导 性格 伙伴 
卡尔维诺小说中的想象性和真实性语象叙事
《外国文学研究》2025年第1期141-152,共12页黎世珍 
语象叙事一般可以分为想象性与真实性语象叙事两种类型,卡尔维诺的小说中有大量此类实践,其在展示不同类型语象叙事的形成机理和作用上卓有成效。在“观念的”想象性语象叙事中,小说通过描述以超现实主义方式存在的“双面人”使小说呈...
关键词:伊塔洛·卡尔维诺 小说 想象性语象叙事 真实性语象叙事 
李清照诗词中的三重地理空间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12期51-55,共5页詹梅香 米进忠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21XZX026)。
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对李清照诗词展开研究,可以将诗词中呈现的地理空间分为三重,即实存性地理空间、想象性地理空间和历史性地理空间。由此观之,“溪亭”“双溪”“帝里”“中州”等属于实存性地理空间,“蓬莱”“瑶台”“南浦”“西楼”...
关键词:李清照诗词 实存性地理空间 想象性地理空间 历史性地理空间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多学科叙事研究
《声屏世界》2024年第24期40-42,共3页杜文媗 张聪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是多重媒介融合的产物,为跨学科叙事提供了影像范本。在电影与历史的融合层面,《长安三万里》对高适、李白、杜甫等历史人物进行了想象性重塑,打破了观众对诗人的传统认知,形象性还原了部分历史事实;在电影与语...
关键词:《长安三万里》 想象性重塑 诗歌意境 艺术化想象 
审美想象的道德阻力——当代英美美学中的“想象性抗拒”及其阐释
《浙江学刊》2024年第6期191-198,F0002,236,共10页韩存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当代英美文艺伦理思想研究”(22FYB042)阶段性成果。
“想象性抗拒”是当代英美美学的理论新创。它指涉一个极富现实意味的“跨界”问题,即文学艺术等虚构性语境下,审美想象缘何因伦理道德方面的阻力而被迫中断。晚近三十余年的论证首先明确了“想象性抗拒”的两重触发条件和些许话语变异...
关键词:“想象性抗拒” 审美想象 文艺伦理 “伦理转向” 
文史裂隙与想象性书写:抗战时期上海小说中的通货膨胀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29-36,共8页郑欣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上海城市生活进入战时状态,直至1945年8月抗战胜利。日军的入侵与逐步占领,国民政府和汪伪政权的经济失策等负面因素,导致通货膨胀成为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的主要形态。抗战时期上海小说则通过书写疯狂增长的物价...
关键词:抗战时期 上海小说 通货膨胀 文史裂隙 
心智游戏电影的想象性能指与心理场域建构
《上海文化》2024年第12期118-126,共9页贡其力 唐凯芹 
202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传统戏剧数字化发展转型升级应用研究”(项目号:2024SJYB0450)的阶段性成果。
当游戏模式融入电影剧情时,如何克服重复感与假定性,如何摆脱虚拟性、弱化繁复的游戏秩序与规则感,让影片产生沉浸感与逼真性,是游戏电影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电影是心理建设的感觉形式,具有想象性能指。电影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双重缺席...
关键词:心智游戏电影 想象性能指 心理场域 逼真性 沉浸感 
成长类音乐竞演节目的想象性解决机制研究
《当代电视》2024年第10期41-46,72,共7页王秋硕 
2023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网络视听新形态对‘Z世代’群体的引领策略研究”(编号:SM202310050001)阶段性成果。
成长类音乐竞演节目持续流行的核心原因与强力引擎,是具备一种营造虚拟成长、抚慰身份焦虑的媒介功能,其本质是大众文化形塑的想象性解决的传达机制,即一种细分的受众满足。依靠音乐性、草根性与体验性的多维协作,成长类音乐竞演节目建...
关键词:成长类音乐竞演节目 想象性解决 基本意涵 核心路径 价值导向 
夏洛蒂·勃朗特的“精神胜利”:《教师》中的共同体建构
《今古文创》2024年第39期34-37,共4页曾玉林 
《教师》作为夏洛蒂·勃朗特唯一一部男性主人公小说,不仅是勃朗特作品矛盾结构的典范,也是她批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主观主义作品。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经历着社会巨变,伴随着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和帝国主义扩张带来的经济繁荣...
关键词:夏洛蒂·勃朗特 《教师》 共同体 范畴性结构 想象性构建 
想象性的身体狂欢:《年会不能停!》中影像空间的多维面向
《声屏世界》2024年第17期45-47,共3页段晓光 曹响誉 
湘南学院2023年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美育’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湘南学院2023年科学研究项目“光影留痕间:大学生影视美育的身心实践理路”(项目编号:2023XJ50)研究成果。
电影《年会不能停!》通过幽默诙谐的对白设计和戏谑大胆的现象重现,用喜剧的形式反映当代企业生态,展现了职场景观的典型群像及职场人的精神世界,让观众在黑暗中宣泄情绪和释放压力,带给观众短暂的振奋力量,是一场密闭的想象性的身体狂...
关键词:《年会不能停!》 喜剧电影 身体狂欢 影像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