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现实

作品数:467被引量:82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张雪平王晓凌宗守云张鸿声张楚楚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情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语言转向下非现实范畴构式的话语实现
《语言与翻译》2021年第4期22-28,共7页刘晓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语法机制的系统研究”(19BYY028)。
语言系统是各种标准与惯例的集合体。在索绪尔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语言学研究由语义学转向了语用学,并从研究内在的语言潜能向外在的话语转换。基于人们对事件的认识,在语言表达中有现实与非现实的区别。非现实的不确定性决定了其存在...
关键词:语言转向 非现实 情态 隐喻 认知模式 
粤语句末助词"佢"的非现实性——兼谈方言语法范畴比较中存在的问题被引量:3
《语言研究集刊》2021年第2期175-193,共19页林华勇 颜铌婷 李敏盈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9YJA740032)的阶段性成果
句末助词"佢(他)"是粤语处置范畴的典型标记.介词型处置标记(如广州话的"将")既可用于实现句,也可用于非实现句,而句末助词型(如广州话、廉江话的"佢")只表非现实.形式标记不同,范畴的现实性、非现实性也不同.跨方言/语言的范畴比较,存...
关键词:跨方言比较 处置范畴 情态范畴 方言语法描写 
跨语言时-体-情态的范畴化、显赫性及扩张性——库藏类型学视角被引量:19
《中国语文》2017年第6期670-692,共23页于秀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平衡语种样本视阈下时-体范畴的类型与共性研究"(15BYY17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汲取库藏类型学有关语言中功能范畴的显赫性与扩张性的理念,构建了跨语言时-体-情态的认知范畴化层级,以阐释跨语言时-体-情态的表达形式倾向无明显界限的缘由以及世界语言可划分为时空原型为有界/无界的语言和时空原型为现实/非现...
关键词:时-体-情态范畴化 有界 无界现实 非现实显赫与扩张 
英语虚拟语气的句法解释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7年第2期79-84,共6页谢国平 
英语虚拟句实质上表达一种非现实情态,可在词汇和句法不同层面体现。VMOD是表情态意义的词汇范畴;一部分VMOD已经语法化为轻动词vMOD。VMOD也可进一步虚化为助动词TMOD或Mood,由句法运算生成表达情态意义的非现实句MoodP[-realis]。Mood...
关键词:情态 虚拟句 非现实 句法 
英语将来事态句的最简句法分析被引量:9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年第4期483-495,639,共13页王和玉 温宾利 
温宾利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现代汉语时间指称的句法研究”(13JJD740010);王和玉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项目“语态现象与动词及物性的最简句法诠释”(GD14XWW18)的阶段性成果
英语中情态屈折语TMOD和时制屈折语TTNS呈互补分布,都可作为句子中心语生成限定句。一部分不定式标记to也可分析为TMOD的显性形态标记。TMOD的时特征不完整,不能作为时间算子约束事件论元,故不能将命题投射到现实世界;但TMOD可作为模态...
关键词:将来事态句 情态屈折语 非现实情态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_2+NumP”为例被引量:1
《语言与翻译》2015年第1期16-22,共7页朴珍玉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12&ZD173)
文章采用构式理论对"V+他2+Num P"结构进行描写分析。在与多种相关结构的比较分析中发现"V+他2+Num P"在言语表达方面有着多项优势:表示主观大量,表示非现实情态,节奏平衡功能等。在语言演变中,一个在语义上弱化的成分必然成为新结构的...
关键词:口语构式 主观大量 重音模式 非现实情态 
假设条件句的非现实性和现实性被引量:3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5,共5页杨黎黎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汉语语法普-方比较研究"(项目号11JJD740017)
现实性和非现实性这一对语法范畴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将来时标记和情态都属于非现实的语法范畴,因而在汉语史上都有当作非真实条件句标记的用法,而且将来时标记和情态都是在假设的句法环境中完成转换的。表...
关键词:非现实性 现实性 假设标记 将来时 情态 
认知语法情态观的意义
《外文研究》2014年第1期7-14,104,共9页张楚楚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认知语法情态系统研究"(08C075)的部分成果
怎样对情态动词复杂多变的用法进行统一性的单义描写?怎样解释情态动词在不同量值之间的转化现象?怎样区分情态动词与非情态动词语义交融时的语义差异?怎样用统一的标准界定情态范畴并将其与其他语言范畴区分开来?这些都是情态研究中一...
关键词:力-动态 非现实 统一性 动态演变模型 
情态与非情态的认知解读——评价与情态的区别探析被引量:1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6,共6页张楚楚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情态与非情态范畴研究"(08YBB353);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认知语法情态系统研究"(08CO75)
如何将情态与其他语言范畴区分开来是情态研究面临的一个难题,借鉴认知语法用来区分情态动词与零情态动词(即无情态动词陈述句)语义的现实与非现实概念,探讨了Martin构建的评价系统与情态之间的关系。作为评价系统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关键词:评价 情态 非情态 现实 非现实 互补性 
现代汉语非现实句的语义系统被引量:45
《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4期449-462,共14页张雪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现代汉语非现实范畴研究"(12YJA740108);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ZDI125-12);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项目资助
"非现实"是和"现实"相对的一种情态范畴。现代汉语表达非现实情态意义的句子有十多种,这些句子虽然语义复杂,但因其共有的非现实性特征而聚合为一类。本文采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和原型理论,根据各种非现实句所属认知域及其非现实性特征的异...
关键词:非现实 情态范畴 非现实句 语义系统 原型范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