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作品数:136被引量:482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徐志达章荣君刘勇樊宏法张健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愿驱动还是能力驱动:回应性政府建设的民众路向——基于六个省份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76-81,共6页孟利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BSH13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8YJC840040);新乡市软科学项目(2020)。
回应性政府的建设依赖于民众向政府表达的意愿和能力。本文基于2022年在河南、安徽等地的问卷调查,分析民众政治参与的意愿和能力对政府回应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回应能减少民众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行为,政治参与意愿在政府回应和...
关键词:政府回应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能力 政治参与意愿 
政府对话回应与青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对中国6个省份的调查被引量:2
《青年研究》2023年第3期14-23,94,共11页孟利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组织回应对青年线上、线下公共参与的影响研究”(20BSH13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社会认知的青年混合型网络公共安全事件的演化机理与干预机制”(18YJC840040)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往研究认为,政府对话回应能促进政府和公众的良性关系,其结果往往是积极的。基于相关调查数据,分析政府对话回应对青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对话回应可直接降低青年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也可通过且主要通过提升政府信...
关键词:政府对话回应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社交媒体 交际使用 
政治讨论视角下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转化研究——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018)的实证分析
《运城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28-34,共7页单成彪 罗遐 
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SK2021A0418)。
通过研究中国网民参与政治讨论的影响因素,可以精准施策、合理引导政治讨论,促进非制度化政治参与转化为制度化政治参与。基于网民社会意识调查(2018)结果,使用描述统计方法分析中国网民政治讨论现状,以个人社会特征、网络媒介影响、政...
关键词:政治讨论 政治参与 中国网民 精准施策 非制度化 制度化 
社会公平感、政治绩效感如何影响政治参与行为——基于CSS2019数据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19-30,共12页刘桂芝 王春鑫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化中的职责交叉问题研究”(18BZZ059)的阶段性成果。
民众的政治参与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构成要素。基于CSS2019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社会公平感、政治绩效感对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检验政治绩效感在社会公平感与不同类型政治参与行为之...
关键词:制度化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社会公平感 政治绩效感 
政府透明度、政府信任对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被引量:1
《现代商贸工业》2022年第5期118-120,共3页贾青 
利用CSS2019数据,探究政府透明度感知、政府信任对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表明:政府透明度感知、政府信任均正向影响公民制度化政治参与,负向影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但政府透明度感知的负向影响不显著。政府信任在政府透明...
关键词:政府透明度感知 政府信任 制度化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政治信任、主观绩效与政治参与——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政治)》2022年第3期70-80,共11页刘伟 肖舒婷 彭琪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普通人的政治观念与国家治理的优化路径”(16ZD038);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子项目“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413100034)。
政治参与是维持和促进政府合法性的有效手段,是民众表达意见和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且与民众的政治信任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政治信任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
关键词:制度化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政治信任 主观绩效 调节效应 
政治信任、主观绩效与政治参与——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分析被引量:18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1-9,共9页刘伟 肖舒婷 彭琪 
湖北省教育厅重大项目“普通人的政治观念与国家治理的优化路径”(16ZD038);武汉大学“双一流”建设引导专项子项目“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413100034)。
政治参与是维持和促进政府合法性的有效手段,是民众表达意见和维护权益的重要途径,且与民众的政治信任密切相关。本研究基于2019年“中国民众政治心态调查”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政治信任对制度化政治参与和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
关键词:制度化政治参与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政治信任 主观绩效 调节效应 
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基于SEM的政治价值观中介效应检验被引量:1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46-156,共11页边晓慧 苏振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我国政府信任的结构分化、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研究”(16CZZ025)。
关于互联网的使用是否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公众政治参与,相关研究充满了混杂的观点和证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可以验证互联网使用对我国农村居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个体的使用内容偏好,互联网的用户使用差异比技术效应...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政治价值观 信息性使用 娱乐性使用 
阶层、动机与特大城市居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被引量:5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8期209-221,共13页刘琳 张海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11)。
运用2015年在北京、上海和广州收集的"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本研究对特大城市居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类型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特大城市居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可以划分为表达性和抗争性两大类。在影响因素方面,...
关键词: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阶层地位 动机 歧视经历 社会公平感 
社会变迁视阈下公共危机与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执法者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60-67,共8页刘佩锋 马璨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5BGL107);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公共管理》、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PAPD成果
我国在社会转型期由于各种旧的矛盾不断累积、新的问题不断出现,加之利益诉求渠道不畅,使群体性事件频繁爆发,导致诸多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诱因。公民广泛的政治参与是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的...
关键词:社会变迁 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公共危机 执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