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论

作品数:69被引量:6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立红符欲静涂波金庆国姚爱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毕节学院上海大学河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遒逸——赖少其艺术风骨论
《美术馆》2024年第3期10-12,共3页洪澈 
虽然历来评论赖少其艺术方面的文章不少,但是多属于个人审美或品鉴式的论述。因此,结合词汇释义、古文、赖少其的诗词与文章以及其他相关文献来阐释赖氏的艺术风骨,得出以“遒逸”一词概括其艺术风骨的结论。从赖少其的诗文、书法、版...
关键词:赖少其 书法 版画 国画 艺术风骨 
宋代诗话对刘勰“风骨”论的文学接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成松柳 毛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50038);湖南省教育厅课题(22B0321);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SLGCX2312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之说在宋代诗话中发生了多样化的改变:北宋中期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尚健”诗风着重宣扬“风骨”中雄健阔大的一面;江西诗派更关注诗人的性情和品格如何通过语言呈现在诗歌之中,对语言“生新瘦硬”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风骨 宋代诗话 文学接受 
现代服装设计中国美学思想“风骨论”渗透被引量:3
《印染》2022年第11期87-88,共2页邢颖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思政育人效果提升研究与实践(2021JSJG50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2020ZJJGLX039)。
基于对中国美学理论“风骨论”精神体系研究,唤起书画诗学“风骨论”体系与服装设计隐喻系统互通有感,推崇“风骨、刚直、简要”之美。以感性经验为对象的哲学逻辑形式进行研究,倡导以克服作品形态缺失和程式压倒灵性,并将这种观念转化...
关键词:服装设计 感性经验 中国美学思想 哲学逻辑 美学理论 服装领域 可持续性 多元化 
东方比较诗学视域中的刘勰“风骨”论——俄罗斯、英国古马来文学研究家В.И.布拉金斯基对《文心雕龙》与印度梵文诗学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语文学刊》2021年第1期9-14,共6页李逸津 张梦云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西方文论中的中国问题研究”(16ZDA194)阶段性成果
俄罗斯和英国东方学家、语言学家、古马来文学研究专家弗拉基米尔·约瑟夫维奇·布拉金斯基(ВладимирИосифовичБрагинский)于1991年出版专著《中世纪东方文学的类型问题:文学文化学研究论文集》,对中世纪东...
关键词:布拉金斯基 东方比较诗学 文心雕龙 风骨论 
时风易代文心秀 神思风骨论华章——从语文版第四册诗歌衍论诗风流变
《学苑教育》2020年第21期95-96,共2页段黎明 
高中语文版的众多诗歌在选材和内容上都比较具有代表性,或为同一时期同辈诗人的佼佼之作,或在文学流变的轨迹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或在文学的审美方面自觉灵性,捷足先登。本文对语文版第四册的文学轨迹流变略作梳理,便于读者在学习诗...
关键词:文学发展 诗风流变 诗的自觉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论意涵还原
《长安学刊》2020年第4期169-172,共4页黄超莹 
文章主要将“风骨”还原到刘勰时代的文学创作背景中,探讨其审美构思的哲学内涵。“风骨”二者关系不能简单归结为“志”与“意”的区别,它们有自身的逻辑层次。“骨”不仅是创作主体生理与精神整体风貌的呈现,又是艺术构思中形式与内...
关键词:艺术生命 风骨 德性 
风骨论(组诗)
《滇池》2020年第5期8-9,共2页张小卫 
论《文心雕龙》“风骨论”在唐诗中的接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5期144-147,共4页樊梦瑶 李定广 
《文心雕龙》是魏晋时期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因其采用骈文说理,故一些篇目不易理解,《风骨》就是其中争议较多的一篇.首先是“风骨”一词含义的理解问题.文章认为,“风骨”应是一种较为高级的美学追求,同时,不能被归入“文体风格论...
关键词:《文心雕龙》 “风骨论” 唐诗 接受 
中唐新变视域下刘禹锡诗风骨论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7期48-52,共5页李华康 
相较于盛唐,中唐的文学风尚从豪迈刚健转为了“理致清新”“体状风雅”。刘禹锡在中唐新变的文学大潮中坚持风骨,这与他乐观刚强的人格密不可分。刘禹锡的政治讽喻诗、秋诗以及怀古诗中体现了其不屈抗争、乐观积极和忧国忧民的精神。刘...
关键词:中唐 新变 刘禹锡 风骨 
中国画之“风骨”
《国画家》2019年第3期70-71,共2页李云涛 
'风骨'是我国历代文学绘画理论中经常涉及的美学概念,就其字面意思而言,'风',气也,气动谓之风,在文学创作与绘画理论中,'风'体现了作者的情志与激情。'风'与'气'常常通用,所谓'意气骏爽,而文风生焉'。气有自然之气、精神之气之分。自然...
关键词:骨法用笔 绘画理论 潘天寿 气韵生动 笔墨技巧 风骨论 画面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