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话

作品数:78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建次殷海卫张伯伟任竞泽刘方更多>>
相关机构:深圳大学南昌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调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诗话女性叙事的性别伦理与话语权力
《深圳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138-148,共11页周萌 
女性叙事是伦理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端,但在男性主导话语权并身兼叙述者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本不可避免带有浓厚的男权意识。宋代诗话女性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并汇集为正统伦理、性别权力、美学臆想三类话语。...
关键词:宋代诗话 女性叙事 儒家伦理话语 性别权力 
宋代诗话政治叙事的儒家伦理话语分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23-133,共11页周萌 
政治叙事是儒家树立理想人格、阐释社会正义、教化广大民众的常见载体与主要途径,可谓是展现儒家伦理的基本场所。宋代诗话政治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并汇集为人格伦理、正义伦理、诗教伦理三重主体话语,展示...
关键词:宋代诗话 政治叙事 儒家伦理 意识形态 
诗文互通:宋诗话中的四六批评及其文论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陈果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宋代诗话著述多载关于四六的条目,且常以独立形式出现,这些条目在诗话与四六话研究过程中往往被双重忽视。宋代诗话所载四六条目主要呈现单纯摘句、勾连事件背景以及考释补注三种类型。伴随由论事到论辞的转向,诗话中出现关于骈文作家...
关键词:宋代诗话 四六 骈文 文体批评 诗文互通 
宋诗话苏轼轶事中的形象建构与诗学主张
《极目》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陈珍珍 
诗话,是宋代以来诗学批评的重要载体。苏轼作为北宋文坛的一介领袖,在同时代的诗话著作中就已被广泛写录。基于《历代诗话》和《历代诗话续编》中的宋代部分,针对28部宋人诗话中所涉及的八类苏轼轶事进行归类分析,探究宋诗话对苏轼经典...
关键词:宋代诗话 苏轼 轶事 形象建构 诗学主张 
宋代诗话中的戏评诗文现象
《汉字文化》2024年第16期65-67,共3页邵泽忠 周丹丹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宋代诗话中的戏评诗文现象,分析其艺术手法、文化意蕴和社会批判功能,以及对后世文学的影响。通过对《六一诗话》《冷斋夜话》等宋代诗话作品的细致分析,本文揭示了文人如何运用谐音双关、故意曲解、夸张比喻和反语讽...
关键词:宋代诗话 戏评诗文 文人文化 修辞手法 
宋代茶酒叙事的诗话呈现与文化引领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28-37,共10页周萌 
在宋代文化话语中,茶酒是生活美学与技术美学的常见载体,具有塑造精英共同体及引领时代风尚的双重作用。宋代诗话茶酒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并汇集为技艺文化、雅道文化、理性文化3类主体话语,体现出宋人对科...
关键词:茶酒叙事 宋代诗话 技艺美学 生活美学 文化引领 
宋代诗话地理叙事的文化符号建构
《中州学刊》2024年第8期161-169,共9页周萌 
与时间横轴相对,地理纵轴是宋人编织空间美学、建构文化符号、寄托人文理想,进而塑造宋代文明特质的基本载体。宋代诗话地理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与经史地理记载相比,宋代诗话的叙事重心不在描述地理的自然...
关键词:宋代诗话 地理叙事 文化符号 人文地理 
以《冷斋夜话》为例看宋代诗话的文本生成机制
《阴山学刊》2024年第3期41-47,共7页周萌 
诗话是古典诗学的主流形式之一,却常被今人批评缺乏逻辑性,这种误解是忽视诗话逻辑表达特殊性的结果。以《冷斋夜话》为例,从话题的选择与编排、受众的预设与引导、热点的争议性阐释、群体的助推性互动等多重角度来看,宋代诗话虽非按照...
关键词:惠洪 《冷斋夜话》 宋代诗话 文本生成机制 
宋代诗话花木叙事的知识传播与美学想象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74-87,共14页周萌 
在传统文化话语中,花木是文人创作与美学传播的日常媒介,承担塑造文艺作品特性及社会文化精神的双重作用。宋代诗话花木叙事看似散乱无章,实则是这种主流观念的诗学再现,并汇集为博物、美学、隐喻三类主体话语。与既有文学传统的植物书...
关键词:宋代诗话 花木叙事 植物书写 知识传播 美学想象 
宋代诗话对刘勰“风骨”论的文学接受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1-126,共6页成松柳 毛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2JJD750038);湖南省教育厅课题(22B0321);长沙理工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SLGCX2312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风骨”之说在宋代诗话中发生了多样化的改变:北宋中期欧阳修等人倡导的“尚健”诗风着重宣扬“风骨”中雄健阔大的一面;江西诗派更关注诗人的性情和品格如何通过语言呈现在诗歌之中,对语言“生新瘦硬”的...
关键词:《文心雕龙》 风骨 宋代诗话 文学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