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哲学

作品数:50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郭齐勇张收韦性吕方克立陈来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武汉大学黑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求索》《读书》《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冯友兰哲学“负的方法”平议
《哲学分析》2024年第3期53-64,197,共13页阎韬 
冯友兰先生对于所谓哲学的“负的方法”,即神秘主义的方法,曾下很大功夫来阐释。他认为关于宇宙本体,负的方法是“不说它”而“表显”它。他对禅宗的“表显”进行过多方面的考察,但因以“六经注我”的方式利用史料,许多解释都有背原意...
关键词:禅宗 维特根斯坦 负的方法 表显 
照着说与接着说——蒙培元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
《当代儒学》2022年第2期29-33,共5页杨国荣 
蒙培元先生是我十分尊重的学者,他在哲学史和思想史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说起我与蒙培元先生的关系,可以追溯到1983年,那一年夏天,我先是和冯契先生到长春吉林大学参加一个学术讨论会,返回上海时途经北京,专程去拜访了蒙培元...
关键词:蒙培元 中国哲学研究 思想史研究 冯友兰哲学 冯契 学术讨论会 吉林大学 哲学史 
浅析“生活儒学”对冯友兰哲学的传承与发扬
《当代儒学》2020年第2期223-237,共15页吴依涵 
冯友兰开创的情理学派是现代新儒学的重要致思进路之一,而黄玉顺“生活儒学”是此进路的当代形态。本文从观念层级和境界论两个方面浅析“生活儒学”对冯友兰哲学的传承与发扬。在观念层级上,黄玉顺接受了冯友兰以层级性的方式来安置观...
关键词:生活儒学 冯友兰 情理学派 观念层级 境界论 
论冯友兰哲学术语翻译思想被引量:3
《中国翻译》2020年第5期71-78,共8页周勇 
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SCWY20-30)的阶段性成果。
翻译哲学术语时,如何使名实相符?冯友兰运用西方逻辑分析法,讨论了哲学术语的理解、可译性、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翻译批评,形成了具有哲学深度的哲学术语翻译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冯友兰较为成功地翻译和介绍了许多中西哲学术语。
关键词:冯友兰 哲学 逻辑分析法 翻译思想 哲学术语翻译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哲学经典彩插精装版)全新面世
《出版人》2018年第3期13-13,共1页张竞艳 
“世纪哲人”冯友兰先生的哲学名作《中国哲学简史》(赵复三译本)由中南博集天卷和岳麓书社倾心打造,将以“国画彩捅精装版”的全新形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关键词:《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哲学 岳麓书社 哲人 
论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127-130,共4页张收 张美玲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资金资助硕士重点项目(YJSCX2017-039HLJU)
作为一个生活在新旧交替的历史时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对新与旧的矛盾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冯友兰哲学的新旧观包括"旧瓶新酒"和"旧邦新命"两部分。通过阐述冯友兰哲学新旧观的丰富意蕴,揭示社会变迁、时代变革对文化思想的决定性作用,对...
关键词:冯友兰 新旧观 旧瓶新酒 旧邦新命 
论冯友兰哲学的中西融合与会通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01-103,共3页张收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17-039HLJU)
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参照西方哲学史框架构建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新编》里的融会贯通三个方面考察冯友兰哲学的中西融合与会通。这有助于加深对冯友兰哲学的理解,同时对现代中国哲学如何借鉴吸收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也有重...
关键词:冯友兰 中国哲学 西方哲学 中西融合 
旧邦新命:冯友兰哲学志业述论被引量:1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39-47,共9页陈豪珣 
中国矿业大学基础与新兴学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04212)成果之一
冯友兰是20世纪著名的中国哲学史家。冯友兰怀着"旧邦新命"的文化使命,一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哲学史,其主要著作是"三史六书"。二十年代,北大毕业的冯友兰留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写就《天人损益论》。三十年代,冯友兰用"宋学"的方...
关键词:冯友兰 旧邦新命 新理学 三史六书 
论冯友兰哲学中一贯性之中庸思想
《知与行》2015年第5期19-21,共3页张收 
冯友兰是非常注重儒家中庸思想的现代新儒家学者。不论"三史""六书"还是早期的《人生哲学》,中庸思想在其中一以贯之,成为其解决问题之一般思路,以及人生境界的最高追求。通过对冯友兰学术生涯各个时期哲学方法、哲学思想的全面把握,可...
关键词:冯友兰 中庸 中道观 
“正负”整合的探求与尝试——关于冯友兰哲学方法论转向的考察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8期83-88,共6页陈永杰 包佳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新儒家哲学方法论研究"(11CZX040);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ECT-11-0656)阶段性成果
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具有方法论维度的启发意义。冯先生先引入逻辑分析法整理中国传统哲学,而后转向从中国传统哲学中总括出"负的方法",力主形成"正负整合"的与未来世界相称的哲学。虽然冯先生对西方哲学的把握存...
关键词:冯友兰 逻辑分析 直觉 正负整合 神秘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