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刻

作品数:67被引量:16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霍巍尕藏加龙晦彭永馨李裕群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内江师范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法音》《收藏》《文艺争鸣》《中国文字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书推介
《海交史研究》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输日佛教石刻研究》作者:刘恒武袁颖出版发行: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11月内容简介:本书在宋代佛教石刻整体坐标中考察宋代舶载输日佛教石刻的形制谱系及雕造年代,以日本现存宋代输日佛教石刻为研究核心,以浙...
关键词:海上丝绸之路 出版发行 新书推介 佛教石刻 内容简介 
汉藏文化交流背景下新图像样式的出现——青海玉树吐蕃佛教石刻再研究
《中国藏学》2022年第6期14-22,212-213,共11页卢素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藏阿里后弘期初的佛教遗存与多民族交融研究(项目编号:19ZDA177)”阶段性成果
青海玉树迄今发现有5处吐蕃时期摩崖石刻,大日如来佛堂内石刻和恰冈石刻图像题材为毗卢遮那佛与八大菩萨和毗卢遮那佛与二菩萨,皆与毗卢遮那佛有关,另外3处石刻图像为十方佛、佛传、初转法轮图和礼佛图等。文章通过对玉树勒巴沟吾娜桑...
关键词:玉树 摩崖石刻 毗卢遮那佛 华严经 法华经 汉藏交流 
图像与文本:康朵贝沟大日如来佛堂吐蕃时期佛教石刻造像题记补录与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年第3期72-98,共27页夸加先 索南东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藏古藏文碑铭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22BYY170)རྩོམ་པ་པོ་ངོ་སྤྲོད།རྨོག་རུ་མཁར་རྒྱལ་བྱམས།(1991-)ཕོ།བོད་རིགས།མཚོ་སྔོན་གུང་ཧོ་རྫོང་གི་མི།མཚོ་ལྷོ་ཁུལ་བོད་ཡིག་ཆ་འཕྲིན་ལག་རྩལ་ཞིབ་འཇུག་ལྟེ་གནས་ཀྱི་རྩོམ་སྒྲིག་པ་ཡིན།ཞིབ་འཇུག་གི་ཁ་ཕྱོགས་ནི།བོད་ཀྱི་ཡིག་རྙིང་དང་གནའ་རབས་བྲག་བརྐོས་རི་མོའ་སྐོར་ཡིན།ིབསོད་ནམས་དོན་གྲུབ།(1965-)ཕོ།བོད་རིགས།མཚོ་སྔོན་ཁྲི་ཀའི་མི།མཚོ་སྔོན་དགེ་འོས་སློབ་གྲྭ་ཆེན་མོའ་མི་རིགས་དགེ་འོས་སློབི་གླིང་གི་དགེ་རྒན་ཆེན་མོ།འབུམ་རམས་པ།རབ་འབྱམས་ཞིབ་འཇུག་སློབ་མའི་ཁྲིད་སྟོན་དགེ་རྒན།ཞིབ་འཇུག་ཁ་ཕྱོགས་ནི།བོད་ཀྱི་ཡིག་རྙིང་དང་ལོ་རྒྱུས་ཡིག་ཆ་བཅས་ཡིན།。
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藏东地区发现了唐蕃时期摩崖造像、石刻经文、题记文字等古文物遗存,这充分说明公元8~9世纪汉藏和盟历史背景及历史上的交往交流交融。位于今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的“贝沟大日如来佛堂”,即闻名于学界的玉树文...
关键词:贝沟大日如来 题记文字 补录 
北魏泾河流域佛教石刻供养人像演变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2022年第2期88-96,共9页于蒙群 文婷婷 
北魏时期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石刻供养人像作为记录当时世俗人物形象、信仰的重要资料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看重,成为图像证史的新材料。丝绸之路重要节点泾河流域的石刻供养人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北魏时期东西方...
关键词:北魏 石刻 供养人像 演变 泾河流域 
2010年以来四川考古的拓展与创新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21年第4期32-46,155,共16页陈卫东 周科华 陈剑 
2010年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在四川旧石器时代考古、文明起源研究、巴蜀文明研究、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深化四川古代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同时,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及学...
关键词:主动性发掘 罗家坝遗址 三星堆遗址 佛教石刻 土司遗存 
洛阳北魏石刻艺术中银杏树样式的确立及其影响——兼论北朝以后佛教石刻及绘画艺术中的树木形象被引量:1
《西部考古》2021年第1期198-281,共84页冉万里 
本文通过对洛阳地区北魏石刻艺术中作为背景衬托的银杏树样式的确立及其影响进行论述,认为银杏树作为特定佛教题材的装饰性背景衬托,并替代菩提树、无忧树、娑罗树等,是受了东晋、南朝的影响,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在艺术表...
关键词:洛阳 北魏 石刻艺术 树木样式 银杏树 
佛教石刻所见典故词语考释十一题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119-124,共6页郭洪义 何林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4批面上一等资助项目“五代石刻文字研究”(2018M6403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2批特别资助项目“五代石刻文字研究及特殊字形谱编纂”(2019T120290)。
作为石刻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石刻中征引了不少典故,既有引自佛教典籍自身的典故,亦有引自传世典籍的典故,成为语料本身的一大特色。目前,学界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对传世佛教典籍中出现的部分典故词语加以考察,而对佛教石刻文献中...
关键词:佛教石刻 典故词语 典源 用典 考释 
南朝佛教石刻经变画与山水图像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年第6期118-123,共6页费泳 
在南朝佛教石刻经变画中,出现了许多山水图像,内容涵括中国山水画图像的基本要素,如山、水、建筑等,这是否喻示着中国山水画本体建构中内涵和形式的初步形成。南北朝正是中国山水画即将独立发展的前期阶段,最早的山水画理论著作也产生...
关键词:南朝 佛教 经变画 山水 
中古时期略阳权氏家族相关佛教石刻研究被引量:3
《丝绸之路》2020年第3期72-76,共5页安俊维 
中古时期,佛教在陇右略阳(今甘肃秦安)曾经非常兴盛,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石佛塔、碑等文物。权氏佛塔造像现存10块,学界已经进行了图录整理、风格探究和铭文识读等工作°另有唐代的权氏墓志铭5块,文献内容完整,墓主生平事迹清晰。权氏佛教...
关键词:中古 略阳权氏 佛教 石造像 关陇豪族 权德舆 
成都地区新见明墓中的藏传佛教石刻初探被引量:2
《藏学学刊》2020年第1期100-118,354,共20页索德浩 王梦雨 左志强 
龙灯山墓地为明代蜀王府将军的家族墓地。M1墓顶两石所刻的曼荼罗图像来源于藏传佛教,葬于墓中是希望死者能够脱离六道轮回,升往西天极乐世界。藏传佛教信仰在成都地区流行于以蜀王府为中心的上层社会。蜀王府信仰藏传佛教一方面是受到...
关键词:藏传佛教 六道轮回 上层社会 曼荼罗 信仰 家族墓地 蜀王府 重要节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