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

作品数:10234被引量:3002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宏灿蒲少华张晓郑文宝连凡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诒春校长两请梁启超、梁思成父子
《各界》2025年第3期29-32,共4页李传玺 
周诒春,号寄梅,安徽休宁人,1883年生于父亲周聿修设于汉口的茶叶铺。赴美留学获耶鲁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回其母校圣约翰学院和中国公学任教。1913年8月至1918年初担任清华学校校长。在清华期间,周诒春和梁启超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关键词:教育学硕士 梁思成 清华学校 梁启超 耶鲁大学 中国公学 安徽休宁 赴美留学 
韩汝煃、韩述明:父子两代从教百年
《文史天地》2025年第2期82-86,共5页龙长启 
在贵阳,有这样一个家庭,祖孙三代从事中等教育,1985年第一个教师节时曾经荣获贵阳市“教育世家”牌匾,为贵州省的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特别是韩汝煌、韩述明两位老先生,父子两代历经清朝、民国、新中国,从事中学教育冲等师范教...
关键词:师范教育 中等教育 祖孙三代 教育事业发展 教育世家 教师节 贵阳市 贵州省 
最忆叶氏父子情——纪念叶圣老诞辰130周年
《语文学习》2024年第10期4-10,共7页朱泳燚 
校牌上的叶老书法真迹每次见到我们江苏省常熟中学的校牌,看到棕褐色底板上石绿色的朴厚端雅的字样,我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勾起许多回忆,想起叶圣陶老前辈,想起叶至善先生。1985年2月,学校领导决定更新校牌,想改用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
关键词:教育家叶圣陶 著名文学家 叶至善 父子情 石绿色 真迹 书法 
岛上书单·大教育家
《商周刊》2024年第20期50-53,共4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岛上书单”(总第16期)以“大教育家”为主题,推出《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布鲁克林有棵树》《点亮黑夜:爱...
关键词:教育强国 父子关系 布鲁克林 心理学 教育家 教育为本 独立思考 爱迪生 
由“加油”到“劝学”:张氏父子的教育报国梦
《文史天地》2024年第5期22-25,共4页宋平明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而对于一个人而言,读书使人明理,学习使人增智出身于官宦世家的张对读书和教育的重要性则认识得更为深刻。张祖上甚为显赫,其先祖张淮在明朝正德年间高中进士并官至河南按察使。此后,在明...
关键词:张氏家族 官宦世家 读书 教育的重要性 明理 教育报国 
巧用“自己人效应”,让教育润物无声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4年第4期21-23,共3页栾川 杨涛(图) 
心理学研究发现,态度和价值观上越相似的人,相互之间的吸引力越大。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一方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某些观点、立场,甚至对难以接受的请求也不好意思拒绝。这种现象被称为“认同效应”,另一个通俗的名称是“自己...
关键词:自己人效应 家庭教育 父子关系 认同效应 润物无声 兴趣培养 人际交往 亲子关系 
三苏家庭教育的现代价值
《巴蜀史志》2023年第4期127-134,共8页刘清泉 
“一门父子三词客”,“词客”不是词人之意,而是擅长文词的人。“三词客”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合称“三苏”。“三苏”之名,始见于北宋王辟之著《渑水燕谈录》:“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苏也。...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 三苏 王辟之 家庭教育 词客 父子 
爱的世界多美好--读《爱的教育》有感
《小学生之友(阅读写作版)(下旬)》2023年第5期46-47,共2页江陈宇 董文香(指导) 
假期里,我读了好多本书,其中有一本书仿佛是黑夜中的一座灯塔,照亮了我的心靡,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对“爱”这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就是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写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本书以一个叫安利科的小...
关键词:《爱的教育》 日记体小说 父子之情 学生的视角 美好 意大利 
父子大练兵
《世界博览》2023年第3期46-49,共4页陶短房 Mia(图) 
我们一家在加拿大,是个既普通、又略有些特殊的家庭组合,如何“迎战”孩子的爱好,也构成了对我们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挑战。我们的一点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希望可以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为大家带来些参考。我的两个儿子都出生在加拿大,老...
关键词:体育运动 教育子女 学习成绩 大练兵 小学和初中 加拿大 不合群 成功经验 
谁来教子?——“君子之不教子”的教育意蕴探析
《汉字文化》2022年第S02期333-335,共3页屈博 马金红 
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近代教育画报中的儿童形象塑造研究”(编号:2022SJYB0949)的相关成果
如何教子,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家庭教育问题。《孟子》书中提出“君子之不教子”的观点,虽然有别于“父教子”的普遍认知,容易造成逻辑认识上的困惑,但却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思考教子问题的别样路径。依照孟子的逻辑,父子之间...
关键词:不教子 父子 易子而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