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微分电阻

作品数:63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寿昌何明华魏榕山陈锦锋冯朝文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半导体技术》《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济宁学院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维层状黑磷烯负微分电阻场效应管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现代盐化工》2024年第3期50-51,24,共3页孙刚 张静 王玉生 徐斌 
黑磷烯负微分电阻场效应管的前沿进展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电子特性和应用潜力上。黑磷烯作为一种二维层状材料,具有直接带隙半导体的特性。当它与金电极以特定的方式接触时,可以展现出独特的电子整流和负微分电阻效应。具体来说,沿着锯齿...
关键词:黑磷 负微分电阻 第一性原理研究 
石墨烯电极弯折对2-苯基吡啶分子器件负微分电阻特性的调控和机理被引量:1
《物理学报》2023年第3期355-363,共9页邢海英 张子涵 吴文静 郭志英 茹金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1475212,11505211,61204008)资助的课题。
采用非平衡格林函数结合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了以锯齿型石墨烯纳米带为电极、2-苯基吡啶分子为中心区的分子器件电子输运性质.分析I-V特性及透射谱随偏压的变化表明,电极弯折能够调控器件负微分电阻特性,使器件峰值电压(V_(p))减小、电流...
关键词:负微分电阻特性 电极弯折 非平衡格林函数 密度泛函理论 
一种四配位铁(Ⅱ)自旋交叉配合物的电子输运性质研究
《分子科学学报》2022年第6期545-551,共7页段明杰 高靖萱 边江鱼 李冬雪 王昊天 常鹰飞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JJKH20220828KJ);长春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0-005)。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与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一种四配位Fe(Ⅱ)自旋交叉配合物在高自旋(HS,S=2)和低自旋(LS,S=0)构型下的电子结构和输运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在外界刺激下,通过改变Fe—N键键长和配体平面之间的二面角,可...
关键词:自旋交叉 电子输运 自旋过滤 负微分电阻 
基于HfN_x∶Zn薄膜的负微分阻变存储器
《物理实验》2019年第6期16-22,共7页王中强 张雪 齐猛 凡井波 严梓洋 李壮壮 
基于HfNx∶Zn薄膜材料制备了阻变式随机存储器,获得了良好的阻变可靠性,并观察到负微分电阻现象.Au/HfNx∶Zn/Pt器件表现出快速的擦写速度(<150ns)、优异的循环耐受性(>103)、长时间保持性(85℃时>10^5 s)、较小的开启/关闭电压波动性(3...
关键词:阻变存储器 氮化铪薄膜 氮空位缺陷 负微分电阻 
基于Au@PPy核壳结构纳米粒子自组装阵列的可程序化负微分电阻效应研究
《物理化学学报》2019年第5期455-456,共2页韩布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亟需探索新型器件来满足当前及未来人们的需求1,2。在电子器件中非常重要的物理现象之一—负微分电阻效应,其在逻辑门3、模拟数字转换4、高频率振荡5、记忆存储和快速转换6等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负微分...
关键词:电阻效应 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负微分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程序化 自组装 模拟数字转换 电子器件 
化学所在聚电解质刷功能化纳米管离子传输方面取得新进展
《化工新型材料》2018年第7期288-288,共1页新型 
不对称纳米孔中整流、负微分电阻、振荡及滞后等独特的离子传输行为研究,近年来已经成为纳米离子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最早发现的整流现象被研究的最为广泛。改变传输离子的种类能使整流减小或反转,但是目前的整流反转仅在多价...
关键词:离子传输 纳米管 聚电解质 功能化 化学 反转现象 负微分电阻 行为研究 
水热合成纳米V_2O_5·nH_2O及其负微分电阻器件
《化工新型材料》2018年第6期132-134,139,共4页张海连 李明澈 张敬慈 李四中 
福建省石墨烯粉体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2017H2001);华侨大学国家自然科学培育基金(JBZR1214);华侨大学科研启动基金(11BS214)
采用水热法以偏钒酸铵和硝酸制备水合五氧化二钒(V_2O_5·nH_2O)纳米带,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仪(XRD)及拉曼光谱分析仪(Raman Spectra)对产物进行表征,采用半导体特性分析仪测试...
关键词:水热合成 水合五氧化二钒 负微分电阻 开关特性 场效应晶体管 
双笼氟化富勒烯分子C_(20)F_(18)(CO)_2C_(20)F_(18)电子输运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2
《分子科学学报》2017年第6期466-470,共5页边江鱼 张洋 常鹰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503040);长春师范学院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长师院自科合字[2009]第009号;长师院自科合字政策[2010]第030号)
以双笼氟化富勒烯C_(20)F_(18)(CO)_2C_(20)F_(18)为中心分子,与Ag(100)纳米线电极连接构筑分子电子器件,通过第一性原理和非平衡格林函数相结合的方法,对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外加偏压的作用下,中心分子的前线轨...
关键词:C20F18(CO)2C20F18 分子器件 电子输运性能 第一性原理 负微分电阻 
加拿大科学家发现引起负微分电阻效应的精确原子结构
《航天器工程》2017年第2期160-160,共1页
据科技部网站2017年3月14日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国家纳米中心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了引起负微分电阻(NDR)效应的精确原子结构,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NDR效应于1958年被首次观测到,并被第一次实际应用在江琦二极...
关键词:负微分电阻 原子结构 加拿大 电阻效应 科学家 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 阿尔伯塔 研究成果 
三维BN分子及P/Al替代其sp^3键合原子的电子输运特性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期26-30,45,95,96,共8页王世亮 杨传路 王美山 马晓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574125;11374132)
利用P和Al替代三维BN分子的sp3键合原子,再通过S原子与金电极相连组成三明治结构的分子器件,并对三维BN分子及替换形成的分子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三维B6N5正和负偏压下均显示出分子开关效应.当其中心N原子(...
关键词:三维BN 分子开关 负微分电阻 透射谱 投影态密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