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参与

作品数:509被引量:763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刘筱红张选惠李传国杨翠萍汪力斌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治理适配性:转型期农村青年妇女参与村级治理的内在机制
《决策与信息》2025年第4期68-77,共10页陈瑞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A101),项目负责人:赵晓峰。
农村妇女参与村级治理是妇女解放和性别平等事业的重要表现。近年来村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大幅提升,在乡村社会去政治化的背景下,嵌入家庭再生产的农村青年妇女参与村级治理适配了当前村庄治理低成本实现技术化、文牍化转型等规范性需求...
关键词:农村青年妇女 政治参与 治理适配性 村庄治理 
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史雪娇 洪传春 
少数民族妇女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对民族地区乡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行为—意愿—动机”的研究架构,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对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乡村治理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寻。研究结果显示,内生...
关键词:民族地区 农村妇女 乡村治理 扎根理论 
陕甘宁边区妇女参与大生产运动的贡献研究
《红岩春秋》2025年第1期77-80,共4页韩洋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为解决抗日根据地经济困难,开展了以延安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文章通过史实梳理和案例分析方法,对陕甘宁边区妇女参与大生产运动的贡献展开讨论。文章提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从发展经济和解放妇女的双重目...
关键词:延安时期 陕甘宁边区 妇女 大生产运动 
乡村振兴中妇女参与帮扶车间生产的动机与效应研究——以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为例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71-85,共15页牛乐 王京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传统伊斯兰建筑遗产文化档案建设与本土化发展研究”(20&ZD209);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23192)。
在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帮扶车间”已经成为民族地区促进稳岗就业、助力村民增收的重要平台。从研究结果可见,东乡县的妇女刺绣帮扶车间有效促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生产领域转移,为社会生产和个体劳动相互转化提供了驱动...
关键词:东乡县妇女 乡村振兴 帮扶车间 绣娘 动机与效应 
太行革命根据地妇女参与生产劳动对当代的启示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21期156-159,共4页刘喜梅 
自抗战以来,出于对男劳力缺乏的补充、改善生活的要求以及社会地位的改变,妇女跳出依靠汉子吃饭的旧思想,在组织力量与英雄模范的带头影响下,以互助合作方式积极参与锄地、拔苗、纺织等生产劳动,为争取抗战胜利与恢复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关键词:太行革命根据地 妇女 生产劳动 启示 
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对广东农村的调查
《山西农经》2024年第19期91-93,111,共4页阳程文 杨凯娟 周晓琳 黄乐盈 叶雨轩 
2022年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现状、意愿与路径研究——基于对广东农村的调查”(S202210588015)资助;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源农村妇女参与乡村振兴现状、意愿与路径研究”(HYSK22P9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学科共建项目“多元需求下智慧养老服务供给机制研究——以广州为例”(GD20XGL21)。
留守妇女是乡村振兴的主要力量,探讨她们参与乡村振兴的意愿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广东省农村实地调研的问卷数据,运用SPSS回归法讨论了个人、家庭和社会因素对留守妇女参与乡村振兴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
关键词:乡村振兴 农村留守妇女 参与意愿 实证分析 
农村“留守”妇女参与非正规就业的特殊社会化经历研究——基于广东省N编织工厂的研究
《中国市场》2024年第26期25-28,共4页解静 
乡村振兴给农村女性带来了发展机遇,随着大量的纺织、编织、零工产业嵌入农村经济,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留守”妇女参与非正规就业的特殊现状。非正规就业具有零时性与不稳定性,那么为何农村妇女愿意奔赴具有“不规范”与“不稳定”...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 农村留守妇女 情感视角 
壮族妇女参与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
《当代体育科技》2024年第25期124-127,132,共5页韦枫 肖崇瑶 朱波涌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2023年度校级科研课题(项目名称:壮族妇女参与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研究,项目编号:XJ202325)。
壮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最多、分布面积最广的民族,拥有着丰富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妇女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经研究发现,在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妇女参与程度较低,并且处于边缘地位,影响妇女参与的有外部...
关键词:壮族 妇女 壮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传承 
农村妇女参与乡村特色产业的价值意蕴、现实梗阻与优化路径被引量:1
《领导科学论坛》2024年第9期106-109,共4页何芳 景晓芬 
城镇化浪潮下,大量农村男性外出务工,女性成为留守农村参与乡村特色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妇女参与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有助于繁荣乡村经济、丰富乡村文化、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但妇女投身乡村特色产业振兴面临着观念束缚、资源窘境和能力...
关键词:妇女参与 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历史考察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32-36,共5页马思敏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蔡畅、全国妇联与新中国妇女运动专题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22BZS149);天津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新中国妇女地位的提升及基本经验研究”(编号:2022SKY040)的阶段性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大妇女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力量之一,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以及国防体育等方面进行体育运动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国家颁布政策法令保障妇女权利,并通过妇女联合会和体育协会等加强对妇女的组织与沟通协调、...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妇女 体育运动 男女平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