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发酵

作品数:25被引量:5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德华谢东明张建安王领民杨燕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江南大学清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化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微生物学通报》《山东食品发酵》更多>>
相关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酒精发酵温度对不同酿酒酵母菌株甘油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食品与发酵科技》2022年第1期15-22,共8页周文亚 杨金仙 梁树英 王春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1523,32160544,31801509);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2263号,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781号,黔科合支撑[2022]重点006号);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黔教合KY字[2018]120);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白酒酿造人才基地(黔人领发[2018]3号);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项目(贵大人基合字[2017]44号,贵大培育[2020]50号);遵义市创新人才团队培养项目(遵义科人才[2020]9)。
甘油作为酵母菌酒精发酵主要副产物之一,能够中和乙醇引发的辣感,平衡酸感,改善葡萄酒口感的圆润度和丰满度。为研究酒精发酵温度对酿酒酵母甘油产量的影响,并分析该影响在不同酿酒酵母菌株之间的差异,本研究分析22℃与28℃两个不同发...
关键词:葡萄酒 甘油发酵 糖酵解 基因型 酵母菌 
发酵液中甘油和丁醇含量的近红外快速检测方法被引量:2
《红外技术》2020年第5期488-493,共6页赵昇 王晓荣 张进明 
为了提高生物发酵过程的控制与优化水平,试对发酵底物甘油和目标产物丁醇的含量进行快速无损检测进行研究。首先对80份甘油与丁醇的单体系样本进行近红外扫描并进行光谱分析。为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分别采用了偏最小二乘法、间隔偏最小...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 向后间隔偏最小二乘 甘油发酵 丁醇 
基于改进MILP算法的甘油发酵产1,3-丙二醇最优可行代谢路径分析
《化学与生物工程》2018年第6期21-24,共4页禹超 郭通 李永磊 张青瑞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R2013BM001)
针对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算法求解所有最优可行解时变量搜索范围过大的问题,提出了用通量可变性分析(FVA)改进MILP算法;并以克雷伯氏杆菌发酵甘油产1,3-丙二醇(1,3-PD)为研究对象,以1,3-PD产率最大为优化目标,利用改进MILP算法得到...
关键词:混合整数线性规划(MILP)通量可变性分析(FVA)克雷伯氏杆菌 发酵 l 3-丙二醇 最优代谢路径 
生物法生产1,3-丙二醇技术综述
《维纶通讯》2016年第1期11-16,共6页冯真泰 
1,3-丙二醇作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原料,需求量较大。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法两种。目前,国内微生物法的研究与中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发酵工艺、提纯工艺取得了突破,并开始工业化生产。与...
关键词:生物法 甘油发酵 1 3-丙二醇 
酶法测定发酵液中甘油含量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年第4期71-73,共3页周泽林 王柱 王宪斌 
微生物发酵转化生成甘油的过程中,发酵液成分复杂,传统检测方法受发酵液中杂质干扰大;酶法检测发酵液中甘油含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专一性强、简单快捷,可同时检测大批量样品并且分析仪器简单,价廉,特别适用于甘油菌种选育工作。本文...
关键词:甘油检测 酶法分析 甘油发酵 
溶氧对Candida glycerinogenes产甘油发酵代谢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
《化工学报》2012年第4期1156-1167,共12页焦策 诸葛斌 方慧英 诸葛健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020103;2009AA02Z210)~~
分析了耐高渗高产甘油工业菌株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的摇瓶发酵过程,发现溶氧水平是影响C.glycerinogenes生长、代谢产物生成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以5L发酵罐研究了不同恒溶氧水平甘油的合成过程,通过代谢流分析表...
关键词:产甘油假丝酵母 溶氧 代谢流分析 ATP NADH/NAD+ 
利用甘油发酵耦联生产3-羟基丙酸及1,3-丙二醇重组菌的构建及筛选被引量:5
《微生物学通报》2011年第11期1611-1617,共7页王凤寰 杨建国 王晓楠 谭天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2090600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No.20080440302)
在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代谢甘油生产1,3-丙二醇(1,3-PD)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有毒中间产物3-羟基丙醛(3-HPA)的积累,可将其转化为3-羟基丙酸(3-HP),从而实现1,3-丙二醇和3-羟基丙酸的联产。克隆来自于酿酒酵母的NAD+依...
关键词:3-羟基丙酸 1 3-丙二醇 乙醛脱氢酶 重组肺炎克雷伯杆菌 
混杂模型模拟甘油发酵过程
《广州化工》2011年第21期88-92,共5页张金龙 吴杰 李会 
以1,3-丙二醇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甘油发酵的混合半参数模型。混杂半参数模型就是机理与经验模型之间的平衡,特别适用于复杂系统,当然也包括非常复杂的生物系统,可以不通过机理阐明而得到大量数据,近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建立好的...
关键词:1 3-丙二醇 代谢工程 混杂模型 甘油发酵 人工神经网络 
Klebsiella pneumoniae甘油发酵代谢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4
《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第10期1-4,共4页夏峰峰 金平 王领民 佟明友 
国家863项目子课题(2006AA020103)
代谢调控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化工产品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Klebsiella pneumoniae在甘油转化成1,3-丙二醇过程的代谢机理及代谢控制的相关酶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运用代谢调控手段改变甘油歧化途径的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代谢调控 甘油 1 3-丙二醇 
丁酸梭菌甘油发酵代谢机理研究进展
《化工科技市场》2007年第6期28-30,共3页李凤梅 白皓然 张晶 刘艳 
本文对丁酸梭菌在甘油转化成1,3-丙二醇的过程中代谢规律及代谢控制的相关酶作以综述,同时分析了产物的抑制作用及影响因素,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甘油 丁酸梭菌 代谢机理 产物抑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