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作

作品数:234被引量:1302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吉龙赵学王焕朋杨啸沙成梅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京中清能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间作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不同驯化土壤遗留效应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2025年第3期182-190,共9页张昌琦 付中法 陈升 余玉梅 朱映安 肖靖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060718、31760611);云南农业联合专项面上项目(编号:202301BD070001-2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2YFD1901502)。
为揭示土壤遗留效应在间作提高或维持系统生产力的机制中的作用,以田间施氮和不施氮水平下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和小麦蚕豆间作的长期驯化土壤开展盆栽试验,分析不同驯化土壤下小麦和蚕豆生长参数、根系形态及氮吸收的差异。结果表明:与...
关键词:单作 间作 土壤遗留效应 反馈效应 小麦 蚕豆 
嘉祥县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与单作对比试验
《陕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11期38-42,49,共6页曾海明 梁艳华 夏丽光 胡杰 
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玉米、大豆单作用地的需求。在传统玉米、大豆单作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难以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复合种植模式能够弥补土地资源不足,集约化利用土地、水、肥、气、光、热资源,增加通风透光,充...
关键词:嘉祥县 带状间作复合种植与单作对比 栽培技术 高产机理 农艺性状及产量效益分析 
玉米大豆间作减量施氮对当季作物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和后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22期4495-4506,共12页董奎军 张亦涛 刘瀚文 张继宗 王伟军 温延臣 雷秋良 文宏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子课题(2023YFD1500805-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U20A20114)。
【目的】旨在明确施氮量对夏播玉米间作大豆的作物产量构成、经济效益及其后茬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方法】2022—2023年,在玉米大豆条带复合种植主要推广区域山东省禹城市选择代表性农田,夏播季设置玉米单作(施肥量225 kg·hm^(-2))、...
关键词:玉米 大豆 单作 间作 产量构成 经济效益 后茬作物 冬小麦 
农牧交错带施氮条件下大豆和玉米间作产量及其混合青贮品质
《草业科学》2024年第9期2133-2142,共10页丁婉 邢宝龙 冯钰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8-Z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600605-07);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资助(2022L076);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303021222079);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项目(202201140601025-3-03);山西农业大学育种工程项目(YZGC075)。
为探讨在农牧交错带施氮量对间作模式下农艺性状、作物产量以及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玉米(Zea mays)和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主体,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主因素设玉米和大豆间作(M2S3)、玉米单作(MM)、大豆单作(SS)...
关键词:间作 单作 施氮 农艺性状 产量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机械化种植被引量:1
《云南农业》2024年第6期49-50,共2页宁德亚 代健康 仝建龙 李杰屏 
大豆和玉米在我国需求量巨大,为提高产量,大豆与玉米间作,实现玉米与单作相比尽量不减产,且增收一季大豆,可实现大豆玉米双丰收。通过机械化精量播种、苗期综合管理、减损收获等关键技术配套,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实现高产高效。
关键词:精量播种 玉米间作 机械化种植 大豆玉米 降低劳动强度 单作 高产高效 双丰收 
间作百喜草对坡地茶园磷流失的影响
《亚热带水土保持》2023年第3期25-29,32,共6页朱惠琼 杜理旺 罗旭辉 黄光樑 
茶园是南方种植业面源污染源之一,但不同茶园管理模式的磷流失存在差异,探析茶园间作的磷流失规律与特征,对科学评估生态茶园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福州市宦溪镇生态茶园为研究对象,应用径流小区法开展长期...
关键词:茶园 单作 间作 降雨量 径流量 
间作百喜草对坡地茶园氮素流失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朱惠琼 杜理旺 罗旭辉 黄光樑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0L3030)。
明晰茶园间作的氮素流失规律与特征,对于科学评估生态茶园的农业面源污染减排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省福州市宦溪镇生态茶园为研究对象,应用径流小区法开展长期定位试验,观测了2016-2018年16场降雨事件中顺坡单作(T1)、顺坡间作(T2)...
关键词:单作 间作 氮素流失 径流 
自然条件下玉米与马铃薯单、间作生长的微分方程建模
《应用数学进展》2022年第7期4496-4508,共13页陶香 化存才 
在本文中,首先分别建立了自然条件下玉米和马铃薯单作生长时干物质积累的一维非自治微分方程模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值与试验数据非常吻合,因而所建的单作模型可分别用于描述玉米和马铃薯单作生长时的干物质积累过程。玉米的干物...
关键词:玉米 马铃薯 单作 间作 非自治微分方程 
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及玉米大豆间作田的扩散规律被引量:14
《植物保护》2022年第1期110-115,共6页郭井菲 韩海亮 何康来 白树雄 张天涛 王振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300101);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CAAS-ZDRW20200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2)。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新入侵我国的一种重大致灾性害虫,对我国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于2019年和2020年在田间调查研究了草地贪夜蛾在玉米单作以及玉米-大豆间作模式下的田间扩散规律。结果表明:草地贪...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玉米 大豆 间作 田间扩散 
橡胶单作与间作种植模式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被引量:2
《热带农业工程》2022年第1期1-6,共6页吴炳孙 冯家东 王晶晶 王桂花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开放课题(No.RRI-KLOF201804);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No.1630022017008);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层次人才项目(No.320RC486);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No.KYQD(ZR)1964)。
本研究在橡胶间作益智胶园与橡胶单作胶园内各建立1块30 m×70 m样地,进行表层土壤(0~10 cm)网格取样测定,并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益智胶园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橡胶单作胶园,...
关键词:橡胶间作 土壤水分 空间变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