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诗

作品数:39被引量:7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丽云赵俊霞孙云霞傅浩张金凤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大学延安大学石家庄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消费导刊》《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矿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亦非作品(版画)
《莽原》2023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亦非 
威廉·勃特勒·叶芝,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主要作品有:《当你老了》《丽达与天鹅》《间风》《灵魂》等。叶芝的诗受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影响,演变出其独特...
关键词:《当你老了》 叶芝 唯美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 爱尔兰诗人 玄学诗 艾略特 获奖理由 
略论约翰·邓恩诗歌的荒诞性与崇高美
《文教资料》2019年第35期11-13,共3页农结恋 
被誉为英国玄学诗鼻祖的约翰·邓恩,诗名不表于当时,却在后世大放异彩,为现当代的诗人尤其艾略特所推崇。究其缘由,其朴素的诗风、怪诞的意象、机智的诡辩,与后世所谓的“荒诞”主义不谋而合,与当今的多元文化思潮产生共鸣。而吸收了当...
关键词:约翰·邓恩 玄学诗 荒诞 崇高 
“然而我只爱你”:乔治·赫伯特的诗学观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2019年第1期170-186,共17页邢锋萍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中国矿业大学社科基金项目“乔治·赫伯特与英国宗教改革研究”(2018WA02)的阶段性成果。
17世纪英国诗人乔治·赫伯特往往被归类为玄学派诗人。但是,"玄学派"这一概括性的称谓并不能准确而充分地诠释赫伯特的诗歌特点和他本人的诗学观念。本文从诗歌主题、诗歌语言和诗歌本质这三方面出发探讨他的诗学观,说明他在诗歌创作中...
关键词:乔治·赫伯特 诗学观 玄学诗 宗教诗人 
从中西方诗歌理趣看英国玄学诗与宋诗的不同
《长江丛刊》2018年第13期67-69,共3页崔智浩 
以约翰·多恩、乔治·哈伯特为代表的十七世纪英国玄学诗以其用奇喻和悖论来彰显理趣闻名于世。而在中国的文学历史进程中,宋诗也是以其对理趣的表达为特点。深入分析具体诗篇,我们会发现此二诗派之间存在许多异同。英国玄学诗给其后的...
关键词:玄学诗 宋诗 中西诗歌理趣 比较研究 
先锋时刻
《诗歌月刊》2017年第12期26-26,共1页
燕窝的诗,在日常性中获取了简单而复杂的特性。她往往在日常生活场景中施展精妙的修辞术,想象与知识之间相互搭接,令人眼花缭乱。读者从她的诗歌,也许可以轻易追溯到弥尔顿之前的玄学诗,追溯到“新批评”的批评家们所倡导的“不纯...
关键词:生活场景 九十年代 二十世纪 个人特点 诗歌 日常性 修辞术 玄学诗 
论“细读”中国化的不可能与可能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3期108-113,共6页付骁 
沈阳师范大学重大孵化项目"转型时期的文学理论建设与批评实践研究"(ZD201610)阶段性成果
以布鲁克斯和沃伦为代表的美国新批评家有细读的事实,但没有明确建构或提倡一种名为"细读"的文学批评新方法。细读的主要对象是内含戏剧结构的英国玄学诗,对英语抒情诗尚缺乏解释的有效性,与以"如画"和"如说"为主要特征的中国诗歌更存...
关键词:细读 中国化 玄学诗 中国诗话 
浅析《告别辞:莫悲伤》中的奇思妙喻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X期143-143,共1页赵新乐 
约翰?邓恩是'他们国家最伟大的才子',尽管其诗作在300余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多次沉浮,但诗中蕴含的才智、渊博和机巧得到学界广泛认可.《告别辞:莫忧伤》是邓恩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分析该诗的'奇思妙喻',进一步揭开'玄学诗'的魅力.
关键词:邓恩 《告别辞:莫悲伤》 玄学诗 
玄学诗(组诗)
《诗歌月刊》2016年第9期34-34,共1页卡西安·玛利亚·斯皮里东 舒丹丹 
我已写下一部论著 我已写下一部论著 关于死亡 关于本质和空虚 一整篇关于爱的十诫 一篇关于恐惧的散文
关键词:玄学诗 组诗 论著 散文 
玄学诗对艾略特诗歌的深刻影响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03-104,共2页宋文玲 
兴起于17世纪的玄学派诗歌给当时的英国诗界带来了新鲜的空气,但其特立独行的风格却在以后的近三百年间鲜被关注。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的著名诗人,其诗作《荒原》被视为现代诗歌的里程碑。"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不仅是玄学派诗歌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玄学诗 艾略特 诗歌 影响 
多恩爱情诗《别离辞·莫伤悲》的诗歌手法
《消费导刊》2013年第10期131-131,共1页岳杰 
约翰.多恩的《别离辞:莫伤悲》是玄学诗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诗歌通过突兀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和新颖巧妙的奇喻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刻画了恩爱夫妻美满爱情。本文将在欣赏这首诗歌的过程中,对其诗的写作手法,奇...
关键词:诗歌手法 奇喻 玄学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