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

作品数:1188被引量:1335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荣生杜利英杨晓娟金晔俞小和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桂林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与社会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33期102-103,共2页周峰丽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丰富的学习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门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辩证法 唯物论 自然观 思辨性 历史观 
大学生红色社团在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28期189-190,共2页高艺航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重点,得到了全国各个高等学府的快速响应以及积极落实,并尝试以大学生红色社团为客观载体,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基于此,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生红色社团的含义及特点优势,并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 红色社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价值及路径探索——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
《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9期60-61,共2页祁燕苹 
宁德师范学院2018-2020学年党支部工作立项课题《新时代马克思主题信仰教育路径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XDZ13。
马克思主义信仰对新时代青年人的成长成才、高校意识形态阵地的坚守和“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在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依然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宁德师范学院立足当地,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施路径,通...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信仰 
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案例教学方案之探索
《青年与社会》2020年第1期79-80,共2页王易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知识拥有系统性、抽象性以及理论性等特征,属于学习起来十分枯燥乏味的一门科目。同时,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负责这门科目教学的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的时候,采用的基本都是填鸭漫灌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案例教学 方案探索 
中西方文化交融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亲和性的培育
《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31期98-99,共2页冯启玲 
文章中西方文化交融背景,阐述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亲和力培育应该遵循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育德和育心一体化、课内和课外一体化等原则,提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亲和性路径,构建适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话语环境,提高教师的综合素...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交融 马克思主义理论 亲和性 培育 
大数据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优化路径论析
《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5期18-19,共2页赵星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新时代河南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机制研究”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192400410047;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18年度思想政治教育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8S05
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兴发达,充斥于网络空间的有害、反动信息对高校持续腐蚀,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面对种种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优化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要有新作为必须创新意识形态工作话语体系,创新意识形态工...
关键词:大数据 高校 意识形态 
新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探析被引量:1
《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6期141-142,共2页张丽云 
高校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关系到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高校要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从队伍建设、阵地建设...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路径 
关于新媒体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思考
《青年与社会》2018年第11期181-182,共2页王尧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大数据时代为我国信息传播途径增添了更多的获取渠道,新媒体的到来也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捷条件,让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提高了一个层次,同时也对学生的信仰产生了很大影响,由此造成了高校的信仰教育工作难度加...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信仰教育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
《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期124-125,共2页张国萍 陈蕾 代云 
北京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科技创新一般项目“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效果研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阶段性成果,立项日期:2011-12-01,项目组成员:陈蕾、代云
高校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其传播效果对于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大局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义。但是目前,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的大众化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很多不足。本课题选取北京市首都经济...
关键词:高校 马克思主义 传播 大众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