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维尔斯坦》

作品数:31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江春奋胡碧媛蔡斌邓海珍朱上兵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河海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大庆师范学院学报》《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书城》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矿业大学青年科技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间视阈下《拉维尔斯坦》中的身份建构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4年第1期120-122,共3页范警文 潘雁 
《拉维尔斯坦》是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遗世之作。作品以时间顺序展开,记录了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在去世几年前的人生历程。小说前半部分描述身患绝症的拉维尔斯坦与病魔作斗争的历程,后半部分描述齐克误食有毒海鱼而游走在死亡边缘...
关键词:空间 身份 拉维尔斯坦 
论《拉维尔斯坦》的艾滋叙事与当代芝加哥知识分子品格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胡碧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WWB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成果培育项目(B220207014)。
索尔·贝娄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艾滋叙事的方式回忆生前好友、知名政治哲学家艾伦·布鲁姆教授的学术人生,学术界对此的争议在于文学叙事的伦理选择。贝娄借用艾滋叙事的隐喻方式书写文学人物所再现的当代芝加哥知识分子品格,...
关键词:索尔·贝娄 《拉维尔斯坦》 艾滋叙事 芝加哥知识分子品格 “文化战” 
当代西方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基于学院派小说《拉维尔斯坦》的阐释
《语文学刊》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黄婷婷 张轶 杨柏岭 
安徽省高校科学研究项目“人性与自然:生态批评视域下勃朗特姐妹”(SK2021A0452);安徽师范大学“高等学校一般国内访问学者”访问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索尔·贝娄人生中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艾伦·布鲁姆为原型,深刻展现了当代西方学术界学者的精神生态危机。在日常生活层面,通过刻画学者追名逐利及放纵自我的行为,揭露了当代西方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以及放纵...
关键词:拉维尔斯坦 索尔·贝娄 精神生态 学院派小说 
深入阐释文本 发掘“肯定”价值——评祝平《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
《当代外国文学》2022年第1期166-168,共3页刘末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无疑是美国战后最富影响力的犹太裔作家。从1944年出版《挂起来的人》,到2000年的“天鹅之歌”《拉维尔斯坦》,贝娄在大半个世纪中以文字的形式记录着他眼中的美国社会变迁史,以及他作为二代移民对...
关键词:索尔·贝娄 《拉维尔斯坦》 后工业化社会 犹太民族 变迁史 反文化运动 美苏冷战 二代移民 
种族·文化·伦理——从世界主义视角看拉维尔斯坦的人性复归
《外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5期124-134,共11页张英雪 
奎迈·安东尼·阿皮亚主张将有根的世界主义、多元文化的世界主义和普遍伦理的世界主义统一到对个体“种族身份”、“文化身份”和“伦理身份”三种具体身份的关注之中,而具体身份之下的个体关怀是“人性”得以复归的前提。面对自我与...
关键词:索尔·贝娄 《拉维尔斯坦》 种族身份 文化身份 伦理身份 
从斯芬克斯因子理论的视角解读《拉维尔斯坦》的道德主题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第2期139-146,共8页宁东 杨劲松 
2014年广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类项目"零度语言学及其应用研究"(项目编号:4CX14108G)的研究成果
《拉维尔斯坦》是美国著名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发表于2000年的小说。本研究借助文学伦理学中聂珍钊教授的斯芬克斯因子理论解读《拉维尔斯坦》,发现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在其人生道路上做出了错误的伦理选择。他在其社会生活方面追求享受...
关键词:《拉维尔斯坦》 贝娄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选择 道德 
《拉维尔斯坦》:贝娄人物塑造的文化意蕴被引量:1
《外语研究》2017年第5期91-95,共5页张钧 
贝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倍受争议的《拉维尔斯坦》再次展示了人物塑造在贝娄文学创作中的突出地位。小说的主人公据说以贝娄的好友艾伦·布卢姆为原型,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犹太知识分子。拉维尔斯坦形象的塑造呈现了贝娄的英雄情结和友谊观...
关键词:贝娄 《拉维尔斯坦》 人物塑造 英雄情绪 文化意蕴 
解析《拉维尔斯坦》中拉维尔斯坦的身份危机
《芒种(下半月)》2015年第4期93-94,共2页王雪 
《拉维尔斯坦》作为索尔·贝娄的辞世之作,文中美国现代文明与犹太民族文化相互交织,成为长篇小说中主人公形象鲜明、情节跌宕的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作者在塑造主人公拉维尔斯坦形象的过程中,利用身份的转换将故事的进行最大限度地...
关键词:《拉维尔斯坦》 拉维尔斯坦 身份危机 
被“消费”的民族文化——索尔·贝娄的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
《译林》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蔡斌 钱益瑞 
索尔·贝娄是美国历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作为一名美国犹太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体现了现代西方文明对犹太性的异化,其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即体现了现代文明冲击下美国犹太移民的犹太性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异化,表达了作者对传统...
关键词:民族文化 辞世 贝娄 美国犹太人 传统价值观 消费 现代西方文明 美国历史 
伦理视角下的《拉维尔斯坦》——相对主义、爱情与生命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553-556,共4页吕莉 李鸿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YJA740043)
稳定统一的道德标准不复存在,现代人类将重新审视自我的生存处境。文章从3个方面阐释了小说《拉维尔斯坦》的伦理命题:相对主义导致是非观模糊;代表至善至美爱情的厄洛斯成为永恒的缺憾,人与人由彼此需要变成彼此排斥;生命的尊严体现在...
关键词:伦理 道德 相对主义 厄洛斯 生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