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媛

作品数:50被引量:7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罗宾逊自我家书新作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外语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海外文摘》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下《沙丘花园》中的植物及其叙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胡碧媛 李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区域想象与地方再现:当代美国西南小说研究”(22FWWB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当代美国西南小说研究”(B220207014);河海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物质生态批评视域下《沙丘花园》‘物’性研究”(422003504)。
在美国当代本土裔作家西尔科的《沙丘花园》中,大量植物文本打破了物质曾固有的沉默客体形象,不仅作为主人公旅行的环境背景展现自身能动性文本叙事,还在推动叙事进程的同时,暗示了西尔科对环境恶化的生态警示与精神危机的人文忧思。借...
关键词:《沙丘花园》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 物质生态批评 物质叙事 植物叙事 
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小说近十年研究述评
《语文学刊》2023年第5期92-97,共6页胡碧媛 李岚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区域想象与地方再现:当代美国西南小说研究”(22FWWB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当代美国西南小说研究”(B220207014);河海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422003504)资助。
美国印第安作家路易斯·厄德里克在小说创作上始终保持高产势头,曾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是美国当代印第安文学重要代表人物。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写作,厄德里克凭借作品中深刻的主题、丰富的题材和精湛的写作风...
关键词:路易斯·厄德里克 厄德里克小说 国内外研究 研究综述 
论《拉维尔斯坦》的艾滋叙事与当代芝加哥知识分子品格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58-63,共6页胡碧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2FWWB0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社科成果培育项目(B220207014)。
索尔·贝娄最后一部小说《拉维尔斯坦》以艾滋叙事的方式回忆生前好友、知名政治哲学家艾伦·布鲁姆教授的学术人生,学术界对此的争议在于文学叙事的伦理选择。贝娄借用艾滋叙事的隐喻方式书写文学人物所再现的当代芝加哥知识分子品格,...
关键词:索尔·贝娄 《拉维尔斯坦》 艾滋叙事 芝加哥知识分子品格 “文化战” 
《河流,黑暗的灵》的生命意识与民族认同
《山东外语教学》2023年第4期81-89,共9页胡碧媛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区域想象与地方再现:当代美国西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22FWWB007);中央高校社科成果培育项目“当代美国西南小说研究”(项目编号:B220207014)的阶段性成果。
被誉为“奇卡诺文学之父”的当代墨裔美国作家鲁道夫·安纳亚,致力于在文学创作中反映美西南的区域现实。安纳亚的代表作《河流,黑暗的灵》书写了一位墨裔男孩的成长故事,主题聚焦族裔个体与群体认同。小说反映了族群出于祖地的情感依...
关键词:《河流 黑暗的灵》 鲁道夫·安纳亚 区域 美西南 族性 
结构隐喻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用典研究
《海外文摘》2021年第24期9-11,共3页胡碧媛 李语嫣 顾畅畅 
1980年莱考夫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深层的认知机制。《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著作之一,常引经据典,尽管针对该书的概念隐喻和用典两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丰,但专门从结构隐喻理论出发(概念隐喻的一种)揭示该书用典...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结构隐喻 典故 
大学英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以拓展课程“演讲的艺术”为例被引量:4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3期8-10,共3页何佳 胡碧媛 
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英语精读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2020WYKT004);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师生合作评价”提升口语教学效果的机制研究》(20SWB 15);2020年河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资助课题《演讲的艺术》(201241912532)。
高校“金课”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以“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大学英语课程因其受众多、涉及面广、思政资源丰富,具有做好、做精“课程思政”的先天优势,成为高校思政育人的重要阵地。本文对大学英语演讲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演讲课程 课程思政 案例分析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演讲课程思政设计被引量:3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36-40,56,共6页何佳 胡碧媛 
2020年江苏高校外语教育“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专项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大学英语精读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2020WYKT004);2020年度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师生合作评价’提升口语教学效果的机制研究”(20SWB-15);2020年河海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资助课题“演讲的艺术”(2012-4191253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为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的焦点与中心,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大学英语教改的重要课题。当下高校“金课”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以“课程思政”实现“立德树人”。在这一背景之下,基于大学英语拓展课——“演...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程思政 
论《典仪》的“现象身体”与文化转型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63-69,共7页胡碧媛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西南文学边界主题研究(1980-2010)”(18WWB005)。
美国本土裔女作家莱斯利·马蒙·西尔科的代表作《典仪》初版于20世纪70年代,学界的主流评价关注小说的理性逻辑却忽视了文本感性经验的内涵。《典仪》的创作主题呼应了上世纪70年代人文科学理论界的身体转向,质疑根植于二元对立思维模...
关键词:西尔科 《典仪》 身体 文化转型 
《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的老年模态与西部精神重构被引量:1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62-67,共6页胡碧媛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8YJA752004);2018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8WWB005)。
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与玛丽莲·罗宾逊于新世纪分别推出老年身份书写小说《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前者重在对资本逻辑摧毁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而后者重在权力话语的领域性建构,两者均以老年主体经验为文学再现的路径,旨在突破...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 玛丽莲·罗宾逊 《老无所依》 《基列家书》 老年模态 
《管家》中的个体与共同体被引量:3
《外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6期121-130,共10页胡碧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玛丽莲·罗宾逊小说的共同体诗学研究”(18YJA752004);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西南文学边界主题研究(1980—2010)”(18WWB005)~~
共同体叙事的争议焦点在于共同体的"共同性"如何协调个体的差异性。美国女作家玛丽莲·罗宾逊的小说《管家》被誉为当代新经典,学界主流评价重在分析作品的女性主体性却忽视了对小说共同体与个体关系模式的探究。罗宾逊的《管家》叙事...
关键词:玛丽莲·罗宾逊 《管家》 共同体 个体 同质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