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注》

作品数:17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卞鲁晓王光照刘运好王晓毅刘晓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大众考古》《文学遗产》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山海神皆执蛇”“操蛇” “衔蛇”图像与神鬼信仰
《大众考古》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张露胜(文/图) 
先秦神话中,蛇与神的形象总是交织在一起。伏羲女娲“人首蛇身”;少昊之子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夏朝开国之君启亦“珥两青蛇,乘两龙”。春秋战国时期,楚人普遍相信蛇能通天地,借蛇来塑造神祇的形象。山东、苏北、皖北和四川地区出...
关键词:春秋战国时期 开国之君 汉画像石 楚人 《列子注》 少昊 神鬼信仰 人首蛇身 
从文献角度看张湛《列子注》之价值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2021年第12期152-156,共5页刘佩德 
2017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先唐《列子》接受史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1910)阶段性成果;2019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列子》纂释”(项目编号:19ZWB005)阶段性成果;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阶段性成果;泰州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金资助项目“《列子》笺注释评”阶段性成果。
张湛《列子注》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列子》注本。这部著作不仅在思想方面开拓了魏晋玄学的新趋势,张湛在注中引用的佚失文献,更是为学界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同时也反映出时人对《列子》一书的认识程度。
关键词:张湛 《列子》 注释 
张湛与愚公移山被引量:2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4,共4页梁尔涛 
张湛是东晋著名玄学家,其《列子注》是《列子》现存最早版本,也是研究愚公移山精神的源头性文献。张湛注愚公移山故事时,是将其纳入到《汤问》篇,乃至整个《列子》阐释体系中,用道家思想阐释了其中所蕴含的愚本智末的主旨。其间相关注...
关键词:张湛 《列子注》 愚公移山 道家思想 
《列子》提要
《诸子学刊》2017年第2期329-340,共12页劉佩德 
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道家四子文獻思想研究》(項目編號:15LSC0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沖虚至德真經八卷(晉)張湛注(唐)殷敬順釋文(清)黄丕烈校並跋黄丕烈(1763—1825),字紹武,號蕘夫,又號復翁,江蘇吴縣人,乾隆五十三年舉人。性喜藏書,所藏宋元善本甚多,名其書室曰'百宋一廛',顧廣圻爲其作《百宋一廛賦》,成一時佳話。亦...
关键词:《列子》 黄丕烈 世德堂本 《列子注》 六子書 林希逸 列禦寇 
至虚为宗:论《列子注》的美学意义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17年第1期39-49,共11页刘运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魏晋经学与诗学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8BZW032)成果之一
张湛《列子注》贯通儒玄,圆融佛学,成为魏晋玄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列子注》的哲学基点虽然在于论述人生解脱的问题,但是所提出的至虚、虚静、玄照、理言、神明等一系列范畴都与美学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仅从美学上考察,《列子注...
关键词:张湛 《列子》注 至虚为宗 美学意义 
从《列子》与《列子注》的不同看魏晋玄学的发展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13-17,共5页闫现霞 
玄学作为中国哲学在魏晋时期的表现形式,呈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特色。玄学的发展经历了何晏王弼的"贵无"论、嵇康阮籍的"元气"论、裴頠的"崇有"论、郭象的"独化"论等几个阶段。到了东晋时期,张湛成为其领军人物,他的《列子注》上承何王...
关键词:《列子》 张湛 《列子注》 比较 魏晋玄学发展 
张湛《列子注》思想对话的历史考析
《江汉论坛》2012年第4期59-61,共3页祝捷 
张湛《列子注》是东晋时期的一本重要、但内涵和观点都比较潜藏的学术著作。通过对《列子注》中较为重要的第三章题注进行较为详细的文字考查,并通过与慧远《不敬王者论.求宗不顺化第三》中的文辞与理论进行对比与解读,我们认为,《列子...
关键词:张湛 《列子注》 慧远 《不敬王者论》 
东晋的玄学新义及其对玄言诗的影响被引量:1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郭晨光 
永嘉南渡之后,玄学在东晋时期产生了新的变化。反映在学术思想上,主要是玄释合流带给玄学原有概念的变化,以及对逍遥论的新解等方面,由此也揭示了东晋时期,玄学开始让位于佛学的趋势;反映在文学发展上,最大的变化就是出现了所谓的佛理...
关键词:玄学 《列子注》 支遁 逍遥论 佛理玄言诗 
“太虚”与“涅槃”:《列子注》融庄佛之人生境界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卞鲁晓 
张湛注《列子》,建立了以"虚"为本体的"至虚"理论,其目的在于为东晋名士建立一种本体的体系,以便于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境界。这个精神境界被张湛规定为"太虚"之境,既有着庄子"逍遥游"的心灵维度,又与佛教的"涅槃"之境界有...
关键词:《列子注》 “太虚” “涅槃” 精神境界 
20世纪《列子》及张湛注研究述略被引量:5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4-19,共6页王光照 卞鲁晓 
东晋玄学家张湛注《列子》以明己意,而《列子》真伪尚存争议。20世纪二三十年代对《列子》真伪争论颇多;至三四十年代以后学者始对《列子》及张湛注进行学理分析。随着魏晋玄学研究的深入,近20年学界对《列子》真伪的探讨涉及方方面面,...
关键词:《列子》 张湛 《列子注》 玄学 佛教 东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