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诗话》

作品数:183被引量:9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宫臻祥云国霞孙德彪张海明刘方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南京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延边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知识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生肝胆如星斗——北宋诗人苏舜钦及其创作
《文史知识》1991年第12期72-75,共4页张晶 
苏舜钦是北宋杰出诗人,在宋代诗坛上有很重要的地位。诗由唐而宋,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了中华诗史上的新纪元。唐诗已臻于至美之境界,宋诗并未步趋貌袭,而是另开了一条在荆棘中通向奇境的道路。在由唐诗到宋诗的转变中。
关键词:苏舜钦 北宋诗 诗文革新运动 苏诗 城南感怀呈永叔 宋代诗 沧浪集 吴越大旱 《六一诗话》 庆州败 
研究中国佛教史的重要资料——三朝《高僧传》
《文史知识》1986年第10期105-108,共4页毛双民 
在我国,佛教的显著特点是典籍浩繁,宗派林立,僧徒众多,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高僧,有的长途跋涉,西行取经,有的远渡重洋,东去传法,有的面壁十年,图悟真谛,有的伏案毕生,翻译佛经。他们都是我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并对我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
关键词:中国佛教史 《高僧传》 文化事业 道宣 西行 竺法深 弘扬佛法 南平郡 僧传 《六一诗话》 
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僧·志南《春游》诗赏析
《文史知识》1985年第11期43-44,共2页陶慕渊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以作者独自泛舟(短蓬)出游,至古树荫下,系舟登岸作为起笔,一开始便以插叙手法,透露出闲散无事,怡然自得的情致。'杖藜扶我过桥东',是接着写他舍舟登岸,漫步前行的...
关键词:桥东 天容 阴中 杨柳风 江南春 《六一诗话》 二字 行步 正面描写 天常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色被引量:1
《文史知识》1985年第10期48-54,共7页徐中玉 
要在一篇短文里来全面讨论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色是不可能的,这里我只想简单地提出其中的四点。所谓民族特色,我认为也不能说它是其他民族一定没有的东西,不过是说。
关键词:中国文论 辞尚体要 叹老 为时为事 《六一诗话》 古诗归 熙载 征圣 艺概 发愤著书 
宋代诗话漫谈
《文史知识》1985年第8期90-94,共5页葛兆光 
西方有一位研究过中国诗及诗论的汉学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中国诗是富于想象而含蓄的,……而中国诗的批评也是这样睿智的、含蓄的、幽默的。它并不向你解剖诗的层次、音节、语言,而为你重现诗的意境的最玄妙处,从而使你重新领略诗的美妙。...
关键词:宋代诗 《六一诗话》 诗歌理论 潜溪诗眼 总龟 《沧浪诗话》 钟嵘《诗品》 《诗式》 披沙捡金 《诗格》 
《文史知识》一九八四年总目被引量:3
《文史知识》1984年第12期121-128,共8页
关键词:文史知识 施蛰存 诗歌漫谈 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人陶渊明 刘叶秋 抒情小赋 《六一诗话》 盛唐气象 明代小说 
涉笔成趣精义多——欧阳修《六一诗话》
《文史知识》1984年第8期28-32,共5页顾易生 
在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百花盛开的大园圃中,'诗话'是一畦风光旖旎的奇品异种,而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实为其中东风第一枝,首报春信,随之展现出千紫万红的灿烂群芳。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关键词:《六一诗话》 东风第一枝 北宋诗 古代文学 杜甫诗 西昆体 诗本义 钱惟演 李商隐诗 苏舜钦 
《诗品》
《文史知识》1981年第5期49-51,共3页常振国 
我国素有'诗国'之称,文学史上诗歌创作的成就十分辉煌。而历代专门谈诗论诗的著作也有不少,这类著作后来一般称作'诗话'。按照内容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最早把'诗话'作为书名的《六一诗话》(宋欧阳修撰)为代表。
关键词:《诗品》 《六一诗话》 论诗 诗歌创作 学史 《国风》 修撰 诗学理论 玄言诗 谈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