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别记》

作品数:52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杨式榕陈泽平王枝忠黄向春王淼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州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海交史研究》《福建人》《中国方言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定量分析看《闽都别记》词汇的文白语体特征
《古汉语研究》2024年第4期115-125,128,共12页王进安 林玥 
论文以将《闽都别记》的语体色彩作为分析对象,以蒋绍愚、雅洪托夫等人总结出的文言文、白话文中词汇语法系统的特点作为定量统计的标准,从不同词类的使用频次、不同词汇组合结构使用频次和方言色彩等三个维度出发,利用Jieba分词、NLTK...
关键词:《闽都别记》 词汇 定量统计 语体色彩 
从丹霞大圣走向齐天大圣:福建民间故事中大圣形象演变的历史研究
《炎黄地理》2023年第3期7-9,共3页李兆涵 
福建自古猿猴众多,因而诞生了诸多关于猿猴的故事,“丹霞大圣”便是福建本土众多猿猴故事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的故事之一。明清时期,随着小说《西游记》的传播,齐天大圣的形象对福建本土的丹霞大圣形象带来了巨大挑战。虽然丹霞大圣这...
关键词:齐天大圣 《闽都别记》 民间故事 丹霞 陈靖姑 大圣形象 小说《西游记》 猿猴 
清中末期的妖术恐慌--以《闽都别记》与《临水平妖传》为考察中心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6-74,共9页张韬 
采生折割这种罪恶行为在产生发展的数百年间不断变化,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爆发了以采生折割为核心的妖术恐慌“剪辫案”。妖术恐慌贯穿了整个清中末期,成为了民众生活中不得不直面的难题。而清代反映陈靖姑故事的小说《闽都别记》与...
关键词:《闽都别记》 《临水平妖传》 妖术恐慌 “剪辫案” 白莲教 
论《闽都别记》中清代陈靖姑的人物塑造艺术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85-88,共4页王抒泓 
2020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闽都别记》与陈靖姑信仰文化价值(JAS20399);2020年度宁德师范学院校级中青年教师科研项目:《闽都别记》与陈靖姑信仰文化价值(2020Q203)。
陈靖姑信仰的民俗文化精神源远流长,清中期长篇地方性小说《闽都别记》是陈靖姑信仰故事的集大成者,为陈靖姑传说发展的顶峰之作,分析《闽都别记》陈靖姑形象塑造艺术对研究陈靖姑文化的发展历程及陈靖姑信仰内涵具有重要意义。从人物...
关键词:《闽都别记》 清代陈靖姑 人物塑造艺术 
《闽都别记》(话本)与泉州临水夫人信俗文化研究
《闽台缘》2021年第3期51-56,共6页吴幼雄 
《闽都别记》(话本)是一部用福州方言写成的口头文学,成书于乾隆、嘉庆年间,值得民俗学、语言学、福建地方史和文学史研究者参考。临水夫人——陈靖姑信俗发源于闽东地区,闽南地区也被波及,其辐射范围至台湾、香港、澳门,以及南洋华人...
关键词:《闽都别记》 临水夫人 奇仕妈宫 信俗 
小说视域下虎婆形象的比较
《闽江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15-24,共10页张韬 
明清时期福建地区的虎婆信仰,应该与当地的虎患密切相关。但在反映陈靖姑信仰的小说《闽都别记》与《临水平妖传》中,虎婆则形成了不同版本的传说故事。《闽都别记》中的虎婆是吸收了诸多民间传说要素而形成的虎妖形象,而《临水平妖传...
关键词:《闽都别记》 《临水平妖传》 虎婆 陈靖姑信仰 标准化 
《闽都别记》中的海洋文化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13-19,共7页林娟 
2017年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项目“近代闽都文学中的海洋书写研究”(JAS170358)。
《闽都别记》是一部由福建人编纂的福建地方文学作品,是福州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之瑰宝。《闽都别记》中所展现的人物风貌、风俗习惯都与海洋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海洋叙事、海洋经济、海洋信仰等方面,探究《闽都别记》中所展现的...
关键词:海洋文化 《闽都别记》 海洋叙事 海洋经济 海洋信仰 
“馈”和“乞”的功能异同及其语法化路径被引量:1
《汉语学报》2019年第4期60-67,96,共9页陈泽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7BYY01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比较《朴通事谚解》等古朝鲜汉语课本中的"馈"与《闽都别记》中的"乞",指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和区别,并认为二者的语法化走了不同的路线。"馈"经由双及物结构虚化为受益介词;"乞"经由使役结构虚化为容许介词和被动介词。句法结构库藏...
关键词:给予动词   《闽都别记》 语法化 
福建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以《闽都别记》为中心被引量:3
《闽江学院学报》2019年第4期8-19,共12页张韬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自古水上活动十分发达,水神信仰繁盛。蛇神信仰与陈靖姑信仰都是福建地区重要的水神信仰,在小说《闽都别记》及史料中均多有体现。福建地区的蛇神信仰内核较为原始且具有两面性。小说中,陈靖姑通过“祈雨斩蛇”这一事...
关键词:《闽都别记》 福建地域文化 水神 陈靖姑信仰 蛇神信仰 
《闽都别记》的“会”字句被引量:1
《中国语文》2019年第2期231-235,256,共6页陈泽平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官话与闽方言的接触研究"(17BYY011)的资助
本文分析《闽都别记》中能性助动词"会"的语义,分为8类,认为至少其中3类是闽方言"解"的书面变形。并由此提出:从文献中观察到的某个虚字的功能扩张,不一定都是"语用-认知"引导的语法化发展,也有可能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关键词:  语法化 《闽都别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