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恭达罗》

作品数:114被引量:3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建树刘晓燕虞雅芬刘安武段晴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深圳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印度古典梵剧《沙恭达罗》藏译本比较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4年第2期108-118,共11页万玛加 索南华旦 
古印度著名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Kālidāsa)的梵剧《沙恭达罗》目前有三个藏文译本。以根敦群培、端智嘉、敖见三位译者的不同译本为研究对象,从惯用翻译策略、修辞手法、语境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了三个译本的翻译风格及特点。根敦群培...
关键词:《沙恭达罗》 藏译本 翻译风格 比较 
法王还是贞妇?--梵剧《沙恭达罗》的性别建构与误读
《国外文学》2022年第3期149-158,共10页范晶晶 
梵剧《沙恭达罗》是梵语文学中的典范性文本。沙恭达罗的故事来源于传统素材,迦梨陀娑充分运用作家的巧思对其进行了加工、再创作,成功地建构了符合当时社会政治文化需求的法王与贞妇形象。进入殖民时代,《沙恭达罗》被威廉·琼斯译为英...
关键词:《沙恭达罗》 性别 接受 
印度古典梵语戏剧《沙恭达罗》藏译本研究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版)》2022年第3期161-172,共12页巴多 斗尕 
迦利陀娑(kālidāsa)是印度著名的诗人和剧作家,在世年代约为公元四至五世纪。其巅峰之作《沙恭达罗》(Abhijñānas′kuntala)是梵文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1789年,《沙恭达罗》首次从梵文翻译成英文,1791年翻译成德文...
关键词: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藏译本 
略述迦梨陀娑作品的藏译情况——以梵剧《沙恭达罗》为中心
《西藏研究》2022年第4期121-130,共10页黄佳瞳 
在中印两国长期的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中,印度著名诗人、戏剧家迦梨陀娑的传说故事及其作品也被传播到中国西藏地区。从仁钦贝所著《萨迦格言注释》中的传说故事,到20世纪下半叶哲通·土登曲达借助梵语、印地语和藏文文献对其进行的介绍...
关键词: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藏译 
《摩诃婆罗多·沙恭达罗传》和梵剧《沙恭达罗》叙事内容的差异性研究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年第22期5-6,共2页田郁菲 
《摩诃婆罗多·沙恭达罗传》和梵剧《沙恭达罗》是古印度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两部作品,作品塑造的主人公沙恭达罗在印度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在叙事内容上两部作品存在三方面的差异:一是对沙恭达罗身世叙述的差异。《沙恭达罗传》对沙...
关键词:《摩诃婆罗多·沙恭达罗传》 《沙恭达罗》 叙事内容的差异性 
论印度古典梵剧《沙恭达罗》的艺术特征与魅力之美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3期0068-0068,共1页李晨曦 
《沙恭达罗》作为梵语戏剧文学中的最高成就, 不仅仅有对“仙人诅咒”手法的独特文化魅力, 更有着它独特的戏剧魅力。借助神妙恬静、和谐优美的环境氛围的衬托,为爱情的增长提供了一个极具浪漫温馨的的摇篮。经过迦梨陀娑之手,印度人的...
关键词:古典梵剧 沙恭达罗 艺术美 
浅谈《沙恭达罗》的艺术手法
《北方文学》2019年第36期75-77,共3页康宇歌 
古典梵语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是印度中古文学史中最杰出的诗人和剧作家,他被称为“印度的莎士比亚”。《沙恭达罗》是迦梨陀娑的梵语诗剧,它不仅在印度人民心目中拥有十分崇高的地位,也是世界戏剧史上的千古名剧之一。《沙恭达罗》是...
关键词: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艺术手法 
古印度诗人、剧作家迦梨陀娑
《戏剧文学》2019年第11期F0002-F0002,共1页邵雪萍 
据推测他是旃荼罗笈多二世的宫廷诗人,在世年代不晚于5世纪,其文学创作主要取材于《吠陀经》《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和《往世书》。印度现存署名迦梨陀娑的梵语文学作品有四十多部,多数是托伪之作或同名者的作品,公认的迦梨陀娑作...
关键词:迦梨陀娑 《沙恭达罗》 《摩诃婆罗多》 《罗摩衍那》 《云使》 优哩婆湿 抒情短诗 宫廷诗人 
同“情”异美——中印戏剧中的“情”之理念
《世界文化》2019年第6期34-36,共3页任俐蓉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
关键词:沙恭达罗 主人公 《沙恭达罗》 《娇红记》 
印度文化下的爱恨情缘——重读古典梵剧《沙恭达罗》
《外语与翻译》2019年第2期68-72,共5页张宝 
将《沙恭达罗》的主题定位于“反遗弃说”有失妥当,只有在印度文化的视角下才能观照到这部古典梵剧所展示的爱恨情缘及其中心要旨所在。本文对“反遗弃说”予以反思,并在印度文化的视角下对古典梵剧《沙恭达罗》予以重新解读。
关键词:印度文化 “反遗弃说” 古典梵剧 沙恭达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