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图》

作品数:4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江韩日新张昊朱云涛胡德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烟台师范学院三峡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厦门理工学院学报》《文史杂志》《红岩春秋》《北方文学(中)》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升官图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8年第8期79-79,共1页安迪 
徐一士在《一士类稿》的自序中说:“吾家有一钞本《彩选百官铎》(明倪元璐所撰之《升官图》也),编制颇佳,可于游戏中藉识明代科举、职官等制度。每值岁时令节,家中每为‘掷铎’之戏(平日亦偶为之。‘掷’谓掷骰,‘铎’以骰行也...
关键词:《升官图》 儿童时期 倪元璐 
果戈理《钦差大臣》与陈白尘《升官图》之比较
《文化学刊》2016年第6期75-76,共2页姚瑶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与陈白尘的《升官图》均为讽刺喜剧的佳作,陈白尘的《升官图》显然从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中汲取了艺术养分。将果戈理的《钦差大臣》与陈白尘的《升官图》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部作品同中有异,在生活背景、生活遭...
关键词:果戈理 《钦差大臣》 陈白尘 《升官图》 
论陈白尘话剧《升官图》中的喜剧艺术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2期27-28,共2页张兴年 
喜剧的作用是什么呢?也许像马克思说的那样,喜剧是为了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过去诀别”。也许像鲁迅说的那样,借着“笑”的幌子将肚子里的“半口闷气”哈哈地吐出来。陈白尘选择喜剧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不得而知。但众所周知的是,陈...
关键词:陈白尘 讽刺喜剧 《升官图》 
唱出来的《钦差大臣》
《戏剧与影视评论》2015年第5期52-57,共6页吕效平 李晏 
今年8月12号和13号,俄罗斯圣彼得堡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在上海大剧院演出了两场果戈里的经典剧作《钦差大臣》。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剧院,果戈里《钦差大臣》1836年在此首演,这次在上海演出的《钦差大臣》是该剧院这...
关键词:《钦差大臣》 果戈里 俄罗斯 《升官图》 赫列斯塔科夫 
看白尘《升官图》
《中国韵文学刊》2014年第2期122-122,共1页田汉 
三月渝都未忍谈,又聆新曲到江南。 升官类此常千百,捉鬼何尝有二三。 赖有黄金医脑疾,怜她红粉偶衰男。 邻翁漫道天将晓,胜利而今更不堪。
关键词: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缩放最美丽的花——记上海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出
《上海档案》2014年第5期35-36,共2页黎霞 
956年9月8日,由兰心大戏院改建的上海艺术剧场,开演了由儿童剧团出演的大型儿童音乐古装戏《马兰花》,演出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在其后的数十年里,更是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心灵,至今仍影响不绝。排演这出经典之作的儿童艺术剧团...
关键词:儿童艺术剧院 演出 上海 缩放 《马兰花》 《升官图》 宋庆龄 少年儿童 
再读《升官图》
《青春岁月》2011年第24期46-46,共1页任文姝 
《升官图》是戏剧大师陈白尘的代表作,本文将对该剧的创作特色现实社会意义等进行简析。
关键词:陈白尘 《升官图》 “官场现形记” 喜剧 讽刺 
试论《升官图》的狂欢化特征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103-107,共5页叶玉婷 
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从结构、形象、语言形式、数字运用四方面,具体分析陈白尘喜剧作品《升官图》中呈现的狂欢化特征,这些特征体现了审美主体在特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对中外狂欢体民间文学和文人喜剧创作的狂欢性的全面继承与...
关键词:《升官图》 狂欢化诗学理论 狂欢化特征 
从《升官图》的遭遇说到经典体系的危机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0年第1期8-11,共4页马俊山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现代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项目批准号:05JZD00027)的阶段性成果
2007年《升官图》的复排演出是一次失败。这次失败彰显了经典文学史体系在释义上的困难,即把作品从连续不断的历史长河中抽取出来,定格于一时一地,因而严重束缚了作品思想及审美能量的释放。我们需要以新的历史眼光,重新打量中国近代文...
关键词:《升官图》 官场 经典 解释 
京剧欣赏丛谈
《深交所》2009年第9期65-68,共4页黄裳 
《法门寺》 《法门寺》的确是一出好戏。它讽刺“官”讽刺得最好,当然这不像《升官图》那样的直指了现实,然而即以此故,从极平易的题材中表露,似乎更为形象化,而非传奇化。
关键词:《法门寺》 欣赏 京剧 《升官图》 形象化 讽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