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研究

作品数:423被引量:44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沛霖刘毓庆白宪娟张启成林祥征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西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从何来——《诗经》研究中套语理论适用性问题商榷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03-110,共8页曹继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诗经》学在元代的经学转向研究”(16FZW006)的阶段性成果。
将套语理论纳入《诗经》创作视野,要注意对其适用语境的考察,重视该理论纳入中国早期诗歌创作讨论的历史根源,以及套语核心要素:语句、韵律、主题在《诗经》“大雅”“国风”不同篇章功能意义的转化,商周青铜器铭文、安徽大学藏战国竹...
关键词:套语 《诗经》创作 问题商榷 
“文化记忆”视域中的古代仪式与文本——柯马丁的《诗经》研究的方法与争议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22年第6期173-181,共9页张露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作为汉学概念和关联思维研究”项目(19BZW030)阶段性成果。
柯马丁是北美汉学界卓有成就的学者,他的《诗经》研究借鉴德国学者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将仪式和文本作为一种制度性记忆的存储手段,探讨二者间的互动关系。《诗经》作为早期中国文化记忆的宝库,其“经典”地位的最终确立并非...
关键词:文化记忆 仪式 文本 《诗经》 
日本江户后期《诗经》研究对毛郑《诗》学的接受——以《小雅·伐木》篇为例被引量:1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83-88,共6页唐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0&ZD101)。
日本《诗经》研究在江户时期(1603—1868)成果丰硕,具有鲜明的阶段特征,前期朱子学独尊,中期汉、宋兼采,到后期《诗经》汉学复兴,从宏观诗旨到具体字词阐释皆转向遵从毛郑。江户后期时值中国朴学大兴,在考据为治学主流的风气下,日本学...
关键词:日本 江户后期 《诗经》学 毛郑 接受 
“兴”是象征?——从葛兰言的《诗经》研究说起被引量:1
《文学评论》2020年第6期91-98,共8页萧盈盈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法国当代哲学的文学化研究”(项目编号17BWW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葛兰言在1919年出版的《古代中国的节庆和歌谣》里对《诗经》“兴”的追溯和还原几乎没有被学界讨论过。事实上,“兴”正是葛兰言建构理论的起点:他通过还原“中国传统象征体系”将兴剥离儒家诗教传统,再...
关键词:诗经  象征 葛兰言 法国社会学派 
从个人关切到社会关怀--论吴敬梓的人格升华与创作转向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0年第10期46-55,共10页陈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人文经济学视野下的清代小说研究”(批准号:19CZW027);中国博士后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经济生活视野下的清代小说研究”(批准号:2019M652712)成果
吴敬梓的创作生涯,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诗文为主,致力于书写个人关切,凡涉及科举功名的作品,通常都表现出急切的渴慕之情或求而不得的焦虑痛苦。后期以《儒林外史》为主,对科举的不满不再是因个人功名不遂,而是因为这一制度给社...
关键词:《儒林外史》 吴敬梓 《诗经》研究 博学鸿词科 创作转向 社会关怀 人格升华 科举功名 
革新、反叛与理性回归:北山学派的《诗经》研究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8-14,共7页李小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8BZW036)。
朱熹思想盛于东南,金华弟子秉承真传,相沿传习,自成一派,其核心思想乃传承朱子之四书学。该派在《诗经》研究方面渊源有自,其发展经历了研究方法的革新、反叛和理性回归三个明显的阶段,成绩卓著者为王柏和北山学派最后一位传人许谦。他...
关键词:北山学派 《诗集传》 《诗集传名物钞》 王柏 许谦 
建国70年《诗经》研究的成就与启示被引量:2
《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4期23-31,共9页韩高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简帛文献中的文学史料分类辑释与研究”(18BZW075)
《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奠定的文学传统一直影响了中国文学几千年。20世纪《诗》学研究史与中国文学研究史相终始;因此1949年-2019年70年的《诗》学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文学研究...
关键词:《诗》学研究70年 成就 马克思主义学说 启示 
中国建构诗与歌乐舞的联系探源——基于美国汉学家周策纵、陈世骧、王靖献《诗经》研究的歌乐舞视域考察被引量:3
《中国文学研究》2019年第1期181-188,共8页胡燕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1世纪以来中国对当代美国文论的接受状况与反思研究"(14BZW172)
就美国汉学家有关《诗经》研究成果而言,歌乐舞等考察视域始终贯穿其中。以周策纵、陈世骧、王靖献等为例,其相关研究无不是围绕《诗经》与歌、乐、舞之间的关系而展开。同时,上述学者的相关阐述在视角与方法等方面可谓各领风骚。诸如,...
关键词:美国《诗经》研究 古巫 歌乐舞 音响形态 
“新眼光”与“新方法”:胡适的《诗经》研究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8年第2期96-108,共13页李长银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17ZDA196)的阶段性成果
一部近代《诗经》学史即是一部《诗经》学由传统向近代过渡与转型的历史。在这一《诗经》学的近代化历程中,胡适的《诗经》研究扮演了十分关键的角色,起到了近乎奠基的作用。关于这一点,著名学者顾颉刚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他先是将胡...
关键词:《诗经》 顾颉刚 
20世纪前半期甲骨文、金文与《诗经》研究述略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81-91,共11页陈斐斐 陈良武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XZW019)
《诗经》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诗歌总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诗经》的阐释和研究在学术史上始终处于显学的地位,历代学者都对其倍加关注。20世纪前半期,地下出土材料丰富,随着金石学、甲骨卜辞研究的推进,《诗经》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
关键词:《诗经》研究 甲骨文 金文 考校释读 儒家《诗》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