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

作品数:654被引量:948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马玉琛杨威刘寨华段逸山于峥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素问》“男子八八”理论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勃起功能障碍的治疗策略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杨昊东 王彬 李恪丞 张华南 李杰 杨锦滨 邓龙生 
中央高水平中医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资助(DZMG-QNGG0011);福建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闽卫中医函〔2022〕554号)。
《素问》之“男子八八”理论,精辟地总结了男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以常衡变,临床所见在男性不同年龄阶段发生的勃起功能障碍表现、病机各异,本文基于“男子八八”理论,将男性生命周期分为“二八至四八”“五八至八八”“八八以后”...
关键词:《素问》 “男子八八”理论 勃起功能障碍 年龄阶段 治疗策略 
《素问》“肝为语”之临床应用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16期4-8,共5页梁文慧 刘丽清 
第5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
《素问·宣明五气》记载:“五气所病……肝为语。”该文基于“肝为语”的理论,从肝论治言语失常的病证,通过医案分析,从肝脏病理变化探讨“肝为语”理论内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关键词:《素问·宣明五气》 肝为语 言语失常 从肝论治 
足痿理法方药文献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2024年第4期248-251,共4页刘秋赤 范颖 石岩 梁茂新 乔文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药古籍文献和特色技术传承专项(GZY-KJS-2020-045)。
足痿首见于《素问》,从历代医家差异性注释中归纳提炼出足痿阳明虚弱、肾虚受湿、湿热交阻、寒湿阻滞、湿邪困脾五类病因病机。通过对足痿理法方药进行全面考察梳理,并探寻足痿与现代疾病之间的联系,揭示足痿诊治的规律性,以期为当今治...
关键词:足痿 痿疾 《素问》 理法方药 文献研究 
基于《内经》“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探讨叶天士辨治虚损思想
《江苏中医药》2021年第6期15-17,共3页陈斌 王兵 柳成刚 韩海伟 李秋实 张羽 王非 刘春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201520);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2018-69);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
“浆粥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是《素问·玉机真脏论》中对“五虚”生还之机的论述,意在说明虚损的治疗要点在于减少精气之损耗和增加精气之化生。叶天士继承和发扬了这一理论,其虚损医案中充分体现了增加精气化生及减少精气消耗的治疗...
关键词:虚损 《素问》 病因病机 中医药疗法 叶桂 清朝 
《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究被引量:10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年第2期199-202,共4页杨茗茜 袁东超 倪菲 陈彦君 崔家鹏 王彩霞 李可大 董野 李思琦 季康寿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3CB531701)-“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藏象理论的继承创新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712001)-中医术语及信息国际标准研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ZYYS-2013(0001-2))-中医基础理论术语国家标准修订;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729)-基于语言学及扎根理论方法分类解析《黄帝内经》四字词组;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L19CYY012)-基于术语的《黄帝内经》语义网络顶层框架研究;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点项目(L20AYY002)-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心系疾病症状术语标准化与国际化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604)-基于中医术语学和知识本体研究方法的《黄帝内经》脾藏象理论体系框架研究;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728)-基于象思维的《黄帝内经》五脏术语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L202051)-基于模因论的中医药术语国际标准英译策略研究;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L201920)-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药术语标准核心评价指标集的构建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lnzy003)-基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模糊统计法的中医药膳术语标准化与国际化研究。
目的:通过构建《黄帝内经·素问》脾藏象理论相关咳类疾病知识本体,探索中医经典古籍知识传承新方法。方法:提取《素问》中涵盖脾藏象理论的相关语段并抽提与咳疾病相关部分,在语段中获取元知识,简化并归纳形成领域概念,结合本体构建及...
关键词:本体 中医术语 《黄帝内经》 
中医分型辨治脂肪肝
《家庭医学(上半月)》2020年第11期54-54,共1页朱本浩 
中医学中并没有脂肪肝这一病名,但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大多归属于积症、痞满、胁痛、痰痞等症状,与肝郁痰湿有关。如《素问》中有"肝壅,两胁痛", 《金匮》中有"心下坚,大如旋盘", 等。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行业标准中肝癖(痞)...
关键词:中医药行业 《金匮》 脾失健运 《素问》 肝失疏泄 痞满 胁痛 临床症候 
辩证论治脾胃之病
《中华养生保健》2019年第2期33-34,共2页陈涛 王伟霞 李颖 
《素问》说:饮入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经脉别论》说:“肺主气为胃行其津液者也。”这就是胃和脾的关系。胃主腐熟水谷,脾主运化水谷,输布津液,二者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后天给养的任务,因此,脾胃之间,不论在任何...
关键词:脾胃 辩证论治 运化水谷 《素问》 分工合作 肺主气 津液 
浅析风邪与免疫性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6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8年第5期271-274,共4页秦丹梅 钱蓉 李成银 张喆 
中医基础理论经典古籍——《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对风邪认识的理论基础[1]。《素问》指出:“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风者,百病之长也”;“风胜则动”;“风者,阳气也”;“风之伤人也,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
关键词:免疫性疾病 风邪 中医基础理论 《黄帝内经》 《素问》 辨证施治 《内经》 肝病 
寒露霜降易发秋温病
《健康生活》2015年第10期26-27,共2页黄元金 
经历了炎热的夏天,致使人体津液相应的消耗。而进入了干燥清爽的秋天,人体元气也有耗散的可能。这乃《素问》之所谓“燥化于天,热反胜之”。明确的认定了人体患秋温的缘由。而言秋温,病程速入阳经,稽于阴经,造化出病情的轻重。而病情的...
关键词:秋温 阴虚火旺 阳经 燥化 《素问》 口渴喜饮 百合固金汤 酸枣仁 黄帝内经 阴经 
浅析《素问》从湿论治泄泻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3年第5期647-648,共2页方国栋 钦丹萍 
《素问》中有许多条文提及泄泻,其病因病机内容丰富,有风邪、寒邪、暑邪、湿邪等,其中湿邪在发病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治则治法论述则相对浅显,后世在《素问》基础上,针对从湿治泻颇有发展,形成淡渗利湿、祛风胜湿、苦温燥湿、清...
关键词:《素问》 泄泻 湿邪 淡渗利湿 祛风胜湿 苦温燥湿 清热利湿 健脾利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