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沙》

作品数:32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魏学文刘敦萍韩锺恩薛志杰马伟平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省灵璧县黄湾中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安徽大学上海音乐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晚霞》《平顶山学院学报》《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析“白描手法”在《天净沙·秋思》中的作用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2024年第1期29-29,共1页朱翠华 
白描,本是国画中的一种技法,即绘画时只用线条勾画,不加彩色渲染。在文学作品中,“白描”指用简练的文字去描摹事物,不加渲染、烘托的一种表现方法。王国维说:“《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宋元戏曲考》)“天籁”是比...
关键词:白描手法 《宋元戏曲考》 《天净沙·秋思》 文学作品 《天净沙》 清新自然 天籁 王国维 
造境成沙——《天净沙》系列创作概述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2年第11期98-99,共2页徐志伟 
中国当代陶艺的发展进程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历经了四十多年,随着中外学术交流的加深和文化展览活动的增多,以及陶艺创作领域中的新材料与新工艺的运用,中国当代陶艺已经从当初追求和模仿视觉表象的浅层创作活动逐渐深入思考于唤...
关键词:中国当代陶艺 陶瓷艺术 展览活动 七八十年代 手工艺 中外学术交流 视觉表象 传统陶瓷 
《天净沙·春》赏析
《中学生阅读(中考版)》2021年第2期34-34,47,共2页潘彩红 
天净沙·春①白朴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注释]①这是元代散曲家白朴创作的一首小令,是白朴《天净沙》四首(四首《天净沙》分别以四季为题)之一。《天净沙·春》通过对春日里山、日、风、楼...
关键词:元代散曲 白朴 天净沙 《天净沙》 阑干 秋千 飞红 小令 
《天净沙·秋思》何以“深得唐人绝句妙境”被引量:4
《语文建设》2019年第9期43-46,共4页石了英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语文教育硕士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师范’背景下中文专业‘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阶段性成果
《天净沙·秋思》是中国抒情诗名篇,近代学者王国维从绝句美学的角度、境界论的高度盛赞该篇,曰:“《天净沙》小令,纯是天籁,仿佛唐人绝句。”[1]又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有元一代词家,皆不能办此也。”[2]王国维对于《天净...
关键词:绝句 唐人 秋思 美学风格 《天净沙》 抒情诗 王国维 美感生成 
元·商衟《天净沙》二首
《大学书法》2019年第2期82-82,共1页王笑 
云深不知处 寻访《天净沙》——元曲大家马致远故居记事
《中国建材》2018年第10期154-155,共2页张颂甲 
在北京居住了几十年,久闻远郊有两位名人的故居,一是清代的曹雪芹在西山黄叶村有一处故居,曾去谒赏过;而另一是元代的马致远故居,只知在距离市区很远的京西古道上,云深不知处,所以久久不能前去寻访。 马致远(1250—1324),字千里,号...
关键词:故居 家马 曹雪芹 北京 元代 黄叶 梨园 
传世著秋枫红——叶纯之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教学实践被引量:1
《人民音乐》2017年第8期51-53,共3页韩锺恩 
叶纯之先生是我就读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期间的专业导师,从二年级开始到五年级毕业,整整四个年头跟随先生学习。一定程度上说,在上海音乐学院我是先生唯一一个理论专业的学生。2016年正值先生90华诞,为此,我特意填写了一首《...
关键词:教学实践 学术思想 上海音乐学院 《天净沙》 思念之情 五年级 二年级 
闲吟居诗话(十则)
《中华诗词》2016年第5期73-75,共3页张庆凯 
五七绝体小,用材宜少不可杂。若酒水一杯可酿、盐水一杯可调,倘使酒盐共杯,虽高厨,莫能为。比如金昌绪《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通篇只拿黄莺说事。又如曹植被逼七步成诗,也仅以萁豆作比,...
关键词:诗话 《商山早行》 《天净沙》 《闺怨》 异曲同工 酒水 盐水 温庭筠 
如何在吉他上弹出古琴味?音乐专辑《天净沙》发布
《音乐爱好者》2016年第2期18-21,共4页胡越菲 
蓝天,白云、风语、鸟鸣、水流、花香……在一片群山环抱的大自然中,陈则钊气定神闲,低头抚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一曲《天净沙·秋思》让人恍惚间穿越回了古代。你确定他弹的是西方的古典吉他,而不是中国的古琴吗?201...
关键词:天净沙 中国当代音乐 四明山 群山环抱 小弦 鸟鸣 秋思 中国音乐 小桥流水人家 浙江宁波 
意象在家园意识中的象征意义与情感寄托
《新高考(语文学习)》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仿佛很适得写愁思。尤其此曲,无一言直道相思之苦,却无一句不含惆怅之恨。游子之思,顿作苍凉秋景,催人泪下:这便是意象的魅力,不须苦心地解说...
关键词:情感寄托 象征意义 家园意识 意象 《天净沙》 画龙点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