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西区》

作品数:21被引量:5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吕新雨朱颖科吴璇欧兰秋阳朱雅琴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大众电影》《青年文学家》《南方人物周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历史性记录与现代性流动:纪录片《铁西区》与《青春》的影像表达与身份认同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第3期252-256,共5页陶思雨 
王兵的影像作品通过记录普通群众的生活,映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更以不加修饰的真实性和深刻的社会评论备受各方关注。纪录片《铁西区》与《青春》分别以东北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地区工人生活状态为背景,拍摄主体、拍摄场所和...
关键词:《铁西区》 《青春》 历史性 现代性 纪录电影 
从《铁西区》到《钢的琴》:工业记忆书写的继承与变化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2年第14期24-27,共4页孟莉 
东北老工业区曾经为新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无比卓越的贡献,但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与转型,东北重工业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于其无比辉煌的过去,人们好像也封存于记忆深处,如果没有特殊机缘的激活,便很难再唤起这些记忆。幸运的是...
关键词:国家经济体制 电影作品 东北老工业区 记忆深处 改革与转型 21世纪 机缘 
纪录片《铁西区》的纪实美学分析被引量:4
《电影文学》2020年第24期57-59,共3页汪静 
《铁西区》不仅是中国记录电影的一部里程碑作品,斩获了国外多个影展大奖。本文以纪录片《铁西区》的拍摄风格和美学特征为研究内容,了解新时代的中国导演的创作理念和纪实美学在作品方面的实践。同时对《铁西区》美学特征的研究也为以...
关键词:纪实美学 《铁西区》 纪录片 
作为传播的艺术形式
《文艺争鸣》2018年第10期150-151,共2页吕新雨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我自己虽然写过关于纪录片《铁西区》的评论,但从来没有来过东北。东北是晚清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历史的缩影,所以一定要来弥补一下这个缺憾。我博士是中文系毕业的,但毕业之后就一直在新闻传播学这个学科...
关键词:新闻传播学 艺术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 《铁西区》 中国历史 主办方 纪录片 中文系 
《铁西区》与《钢的琴》叙事方式的比较分析
《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5期182-,共1页朱雅琴 
纪录片《铁西区》和电影《钢的琴》是两部典型的表现工业题材的影视作品,二者表现的内容都是东北老工业区的变迁,但二者的叙事手法迥然不同。《铁西区》作为独立纪录片,以纪实主义的风格为主,用客观、冷静的镜头呈现这一历史。电影《钢...
关键词:《铁西区》 《钢的琴》 叙事手法 重工业基地 
纪录的迷踪
《大众电影》2014年第19期127-127,共1页张亦霆 
一直很喜欢看各种纪录片,不是“探索发现”或“走近科学”那种,也不是花鸟鱼虫旅游宝典,就是纪实的电影。比如赫尔佐格的《灰熊人》,或者安东尼奥尼的《中国》、伊文思的《愚公移山》,或者王兵的《铁西区》,后三部都是关于中国的...
关键词:《中国》 《愚公移山》 纪实电影 安东尼奥尼 《铁西区》 纪录片 摄影机 外国人 
执着于工业遗产保护的人们(三)
《当代工人》2014年第14期38-40,共3页初国卿 
一在著名的纪录片《铁西区》"工厂"结尾部分,轧钢厂开始拆除设备,推平厂房,巨大的钢架被电焊枪切割下来,在钢架轰倒的刹那,积存七八十年的灰尘,瀑布般落下。现实里,人们不知灰尘散尽的铁西会是个什么样子。10余年间,在中国工业博物馆...
关键词:中国工业 遗产保护 《铁西区》 博物馆建设 执着 轧钢厂 结尾部分 纪录片 
天注定,贾樟柯是一个电影诗人
《学习博览》2014年第3期68-69,共2页郝建 
金马奖电影节上,《天注定》获得了最佳剪辑和最佳原创音乐奖。最佳剪辑林旭东,他帮过不止一个蜚声国际的中国导演。在贾樟柯的《站台》、《世界》以及王兵的《铁西区》等作品背后,都有他的身影。本片的导演贾樟柯没去成台北,他说,是因...
关键词:贾樟柯 电影节 诗人 《铁西区》 《站台》 《世界》 金马奖 音乐奖 
以王兴伟、李大方、秦琦为例谈东北当代艺术创作
《艺术当代》2011年第5期46-49,共4页付晓东 
关于东北的艺术状况,笔者曾经多次撰文,参见《现实崩溃之后——关于“上房抽梯”当代艺术展》、《美丽新世界》、《沈阳架上的n种可能》等等。工业转型时期,重工业为主的铁西区大面积拆迁的废墟,工人大批量下岗,废墟成为一个时代...
关键词:艺术创作 当代 东北 李大方 《美丽新世界》 《铁西区》 下岗工人 转型时期 
观影之六——《和凤鸣》:走向记忆暗处
《开放时代》2010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钱颖 
2006年出品的纪录片《和凤鸣》是纪录片导演王兵的第二部作品。王兵是近年来中国纪录片业内难得的对风格有独特追求的创作者。他的第一部纪录片《铁西区》在2003年完成,长达9小时,以史诗长度纪录位于沈阳的“铁西区”重工业区,由于...
关键词:中国纪录片 《铁西区》 记忆 重工业区 经济转型 企业重组 创作者 王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