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例话》

作品数:38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邱金明水小琴赖忠先龚侃张慧子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吉安市教研室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教育(综合版)》《江西教育(综合版)(C)》《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共产党员(河北)》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语文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语文品质”笔记
《中学语文教学》2018年第6期12-12,共1页王尚文 
最近重读周振甫先生的《文章例话》,发现其“阅读编”的第一个标题就是“仔细理会”,居然与我“语文品质”笔记第一则所引金圣叹的意思完全一致,有如他乡遇故知,喜出望外!他引用的是朱熹的例子。我查了一下,朱熹相关的原文是:
关键词:笔记 品质 语文 《文章例话》 周振甫 金圣叹 朱熹 
中学语文教材语言必须简洁——略论教材语言的规范问题被引量:1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9期68-69,共2页赖忠先 
书面语言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简洁。它的最高标准应当是鲁迅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出并身体力行的“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叶圣陶先生用这个标准衡量朱自清的《背影》一文,称赞它“通体...
关键词:教材语言 简洁 中学 《文章例话》 书面语言 《背影》 三联书店 叶圣陶 
造境,拒绝符号化的解读
《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5期29-29,共1页蒋玉梅 
文学作品的阅读需要“造境”;但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作的解读,特别容易陷入概念化、符号化解读的泥潭中。周振甫先生在《文章例话》一书中曾经引用朱熹之言批评一种不良的读书态度:“曾见有人说《诗》,问他《关雎》篇,于其训诂名...
关键词:“造境” 符号化 解读 《文章例话》 文学作品 阅读需要 读书态度 《关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