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岗秦艳华周建华马婧王晓宇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菏泽学院学报》《中国文学研究》《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中冰心的小说
《花溪(文艺教育)》2020年第20期0081-0081,共1页阳莉 
冰心的几篇小说收录于茅盾编选的小说一集中,有《斯人独憔悴》《超人》《寂寞》《悟》《别后》共五篇,并且这五篇小说都是 从男性的视角进行叙述。自古以来,多有男性诗人用女性代言,而冰心却将男性视为写作的中心,她笔下的男性多是对爱...
关键词:冰心 男性视角  
1930年代初:新文学的危机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产生被引量:1
《中国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136-142,共7页周建华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7年)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17WX13)。
1930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激进的革命文学阵营将五四新文学和自由主义文学等树为批判对象。针对左翼文学的激进化,国民政府加强了对文艺的管控,文艺的健康发展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左翼阵营采取化整为零、灰色化办刊策略等度过危...
关键词:1930年 新文学危机 商业出版 文坛重构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五四”文学研究的三个纬度——从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部分导言说开去
《社会科学》2019年第7期167-172,共6页王光东 
赵家璧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十卷的导言写作者,都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参与者。胡适、周作人的导言对"五四"文学与"文化传统"的关系有着深入的说明;郑伯奇的导言提出了"五四"文学接受异域文学影响时的"混合性"特点;茅...
关键词:“五四”新文学 文化传统 异域影响 批评纬度 
茅盾、鲁迅和郑伯奇的新文学观考辨——以《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小说选集导言为例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90-95,共6页任杰 
茅盾、鲁迅和郑伯奇分别为《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三卷小说选集撰写的导言以不同的文学流派、团体为中心,对新文学前十年小说创作实绩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总体来看,三人评判小说创作的标准和书写导言的策略皆有所不同,但整体上...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小说选集导言 新文学观 现实主义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新文学“范式”的确立
《职大学报》2017年第3期67-70,共4页王晓宇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自1935年出版以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学界对于《大系》的研究也一直在延续。首次尝试用库恩的"范式"理论对《大系》进行全新的阐释,将《大系》置于新文学运动的发展过程之中,认为其作为文学革命运...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新文学 “范式”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文化表达——民族文化结构改造之伦理道德革命
《太原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39-47,共9页马婧 
近代中国在经历了器物变革、制度变革之后,新文化者们掀起了以思想革命为核心、以政治救亡为最终目的、以文化批判为基本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表达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结构改造的迫切愿望。《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是新文化的缔造者们...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思想革命 伦理道德革命 封建专制体制 文化批判 
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总检阅——记《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诞生
《北方文学(下)》2012年第6期127-128,共2页盛映红 
本文试图从现代文学史的角度对《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进行研究,通过对其编辑构想、组织策划、成型出版的描述,重点分析其历史文化语境、文学思想与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编辑 现代文学史 文学思想 
以“异”求“真”——由《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究述评谈起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年第6期24-26,共3页徐玉兰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由于其超强的编选者阵容而成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成果总结,并且具有了为新文学第一个十年写史的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大系》几十年来的研究现状,呼吁现代文学史写作者应该...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 文学史 实证 求异思维 
赵家璧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出版始末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11期250-251,253,共3页刘喆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下统一简称为《大系》)在现代文学学科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赵家璧作为《大系》的总编辑,为了《大系》的顺利出版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本文试图通过赵家璧对《大系》的出版从最初的酝酿,到编选与出版...
关键词:赵家璧 《大系》 出版始末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对现代文学历史的重构
《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69-72,共4页邱焕星 
《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在"红色30年代"诉求五四"新文学"的合法性,它通过编纂《文学论争集》否定"旧文学"流派等方式来确证自身的"新文学"观念,但将学衡派这样的现代性矛盾统...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 学衡派 新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二元对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