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

作品数:237被引量:12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剑龙张典许明莲黄燕龚小妹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安徽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文学理论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鲁迅著作的外文译本(下)
《上海鲁迅研究》2023年第4期196-209,共14页陈漱渝 何巧云 
在西欧、中欧和南欧国家中,英国伦敦G.劳特利奇公司1930年出版了敬隐渔法文编译本的英译选本《〈阿Q正传〉及其他当代中国短篇小说选》,译者为E.米尔斯。其中收有鲁迅的《阿Q正传》《孔乙己》《故乡》《离婚》。1936年,伦敦哈拉普书局...
关键词:短篇小说选 《离婚》 《孔乙己》 敬隐渔 鲁迅著作 《故乡》 《祝福》 阿Q正传 
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分析《阿Q正传》译本——以杨宪益英文译本为例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9X期60-60,共1页闫丽娜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经典文学作品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情感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文学...
关键词:功能对等 阿Q正传 词语对等 句子对等 文本对等 
略析梁社乾英译《阿Q正传》的原因、历程与亮点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年第10期46-49,共4页欧阳江涯 
梁社乾是鲁迅代表作《阿Q正传》的第一个英译者,但学界对其人其译仍然所知有限。在广泛搜集中外文史料的基础上,文章考察了他翻译《阿Q正传》的原因与过程,并重点指出其中的三大亮点,即强烈的版权意识、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与虚心接受批...
关键词:梁社乾 鲁迅 阿Q正传 英译 
1926至1936年鲁迅在法国的传播
《法国研究》2016年第3期86-91,共6页梁海军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湖湘文化视域下的沈宝基著译研究"(项目编号:13CGB012)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叙述了1926至1936鲁迅及其作品在法国的传播之路及主客观影响因素。1926年《阿Q正传》法语版刊于《欧罗巴》(Europe),揭开了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传播与研究的第一页。此后十年,中国留法学生成为鲁迅在法国传播的主力军,引领了中国...
关键词:鲁迅 阿Q正传 罗曼·罗兰 敬隐渔 徐仲年 
可读性背后的意义偏离——从蓝诗玲英译《阿Q正传及其他中国故事——鲁迅小说全集》谈起被引量:5
《翻译论坛》2015年第2期50-55,共6页曹新宇 甄亚乐 杜涛 高小雅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文化精品课题(外语类)”(项目编号13sskyjwhw-34);“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0307064)的资助
西方汉学家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拥有母语国的语言和审美优势,其译文往往比中国翻译家的译文更受读者欢迎。然而西方汉学家翻译时对'可读性'或'通顺'的过度偏重往往会导致原作意义的偏离和损害。本文以英国汉学家蓝诗玲所译《阿Q正传及其他...
关键词:汉学家 鲁迅小说 可读性 意义偏离 
海外汉学的坚守与盲视——以夏志清对《阿Q正传》的评价为例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78-81,共4页龚小妹 
夏志清以其贯通中西的学术视野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第一人,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海外汉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运用中西文学批评理论,融会贯通地探讨了中国新文学小说创作的发展方向,不仅拉近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也使得张...
关键词:夏志清 阿Q正传 为艺术 为人生 
《阿Q正传》是喜剧吗?——电影是奖章还是疮疤
《铜仁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32-34,38,共4页冯守卫 
论述了《阿Q正传》的主题及阿Q的形象,分析了阿Q精神胜利法的本质特征。对一些流行看法等提出了商榷。认为电影《阿Q正传》背离了小说的主题,歪曲了阿Q的形象。提出了《阿Q正传》的现实意义问题。
关键词:阿Q正传 主题 形象 电影 喜剧 
《文学写作技巧七十题》、《阿Q正传创作论》出版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94-94,共1页海漾 
文学写作之道颇难捉摸把握,它往往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范培松和张耀辉、顾振彪撰写的《文学写作技巧七十题》一书已有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七十篇短文围绕文学写作技巧这个大题目侃侃而谈,每篇中既有精当的...
关键词:文艺出版社 文学写作 写作技巧 阿Q正传 创作论 苏州大学 微观指导 文体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