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妮丝·赫勒

作品数:99被引量:8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傅其林赵司空王秀敏颜岩文长春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四川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学理论》《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文教资料》《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学术交流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阿格妮丝·赫勒的“政治伦理”内涵解析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20年第3期15-25,共11页王思楠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资金资助项目“赫勒政治伦理思想研究”(YJSCX 2019-004HLJU);2017黑龙江省省属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项目(HDRC201725)。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阿格妮丝·赫勒因独特的人生经历而对个体的生存和人类的命运有着独特的体验和理解,她将关于政治伦理问题的思考置于对整个现代性问题的思考之中,试图探寻一能够避免专政的极权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绝对的文化相对主...
关键词:赫勒 政治伦理 最佳的可能的社会政治世界 好公民 责任 
现代性批判与后现代意识--评阿格妮丝·赫勒的《现代性能够幸存吗?》
《学术交流》2020年第3期188-188,共1页张艳丽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1929—2019)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赫勒的《现代性能够幸存吗?》虽不能算作其最著名的一部著作,但它对现代性的分析颇具特色,成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阿格妮丝·赫勒 后现代意识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批判 布达佩斯学派 宏大叙事 幸存 
阿格妮丝·赫勒的社会伦理学被引量:3
《学术交流》2020年第1期41-54,192,共15页 刘欣宇(译) 
赫勒的道德理论三部曲是围绕“好人何以可能”这一根本问题而展开的社会伦理学理论。她反对抽象的规范伦理学,因而她并没有建立伦理学体系而是研究好人的生活。她致力于健康的日常生活理论研究,而非构建一种本质主义的人性。赫勒社会伦...
关键词:阿格妮丝·赫勒 好人 动态正义 日常生活 女性主义社会伦理学 
阿格妮丝·赫勒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学术交流》2020年第1期55-64,共10页梁秋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主义理论在东欧的发展与演变研究”(17CKS02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冲突及其启示”(17KSE334)。
赫勒对现代性问题的反思与批判是从阐释现代性的三种逻辑及其之间的关系开始的,在赫勒看来,现代性是异质的和多元的,它由技术的逻辑,政治统治(权力)的逻辑,社会地位、功能和财富划分的逻辑构成,这三种不同的逻辑之间有明确的界限,保持...
关键词:现代性 后现代性 多元性 后现代历史意识 
现代性视域下政治的重新定位--阿格妮丝·赫勒的政治概念研究
《学术交流》2019年第12期16-22,185,共8页曹丽新 
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基地专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政治概念的当代反思”(HDJDY201611);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政治观念的当代反思”(17ZXE425)。
赫勒在反思现代性命运时,对现代政治概念进行了重新思考。政治的哲学概念有两种:一种是把政治看作是一种资质或一个要素,另一种是把政治看作是一个范围、领域或系统。随着现代性肇始和逻辑展开,两种政治概念都已经失范,而现代自由民主...
关键词:赫勒 现代性 政治概念 自由的具体化 
正义的超越与良善生活的构建——评阿格妮丝·赫勒的《超越正义》
《学术交流》2019年第6期190-190,共1页冯旺舟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布达佩斯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主要从事日常生活批判、现代性问题、道德哲学、历史哲学及美学等领域研究。她始终坚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来分析当代西方和人类社会的重大问...
关键词:日常生活批判 正义概念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人类社会 现代性问题 代表人物 布达佩斯 道德哲学 
阿格妮丝·赫勒论道德的现实可能性
《学术交流》2018年第12期188-189,共2页刘影 
尚人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撰文指出,面对20世纪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危机,赫勒构建出一种基于现代多元化境况的现实的道德,并探究其现实可能性。第一,道德是社会交往的塑造物。赫勒构建的道德是一种以自由为前提...
关键词:现实可能性 性道德 哲学社会科学版 日常生活 道德标准 现代性危机 不自由 大学学报 
聚焦好人存在,共筑道德社会——评阿格妮丝·赫勒《道德哲学》
《学术交流》2018年第12期193-193,共1页杜佳蕙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人道主义的阐释并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的人道化进程为理论旨归。其中大多数理论家都对当下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阿格妮丝·赫勒就是其中一员。赫勒的研究领域广...
关键词:社会主义实践 道德哲学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人存在 20世纪80年代末 人道主义 社会问题 “好人” 
日常生活的图景及其人道化路径——评阿格妮丝·赫勒的《日常生活》
《学术交流》2018年第11期188-188,共1页冯旺舟 刘佳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赫勒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研究日常生活,而是从微观层面上探索日常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赫勒从揭...
关键词:日常生活 人道化 路径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 阶级分析方法 经济分析方法 代表人物 布达佩斯 
调和激进哲学与民主政治:阿格妮丝·赫勒和布达佩斯学派的著述被引量:5
《学术交流》2018年第10期13-27,共15页安东尼·卡马斯 王益仁(译)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BZX003);河南师范大学国家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河南师范大学2017年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赫勒关于民主的公民和政治的思想是本文集中讨论的问题。她与布达佩斯学派成员共同构筑了一种多元化参与的政治愿景,以回应西方自由主义政治制度和实践的不足。赫勒和布达佩斯学派成员们从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系统研究"特性"和"个性"这两...
关键词:赫勒 日常生活 激进需要 特性 个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