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芥

作品数:38被引量:8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晓辉王海平李锡香宋江萍孟金陵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科技情报(西南农学院)》《世界热带农业信息》《作物杂志》《园艺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黑芥和埃塞俄比亚芥PAP2基因克隆及B基因组PAP2功能验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4年第2期274-283,共10页谢娜娜 黄伟 高国应 张大为 周定港 吴金锋 向建华 刘丽莉 严明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980);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22CX55,2022CX57)。
PAP2(Production of anthocyanin pigment 2)编码MYB转录因子,与bHLH、WD40形成MYB-bHLH-WD40复合体来调控花青素合成。本研究从埃塞俄比亚芥和黑芥中分别克隆出2个和1个PAP2基因拷贝,分别命名为BcaB.PAP2、BcaC.PAP2、BniB.PAP2,这三...
关键词:PAP2基因 花青素 芸薹属 克隆 功能验证 
白菜与埃塞俄比亚芥远缘杂交种质创制及黑腐病抗性转育被引量:5
《园艺学报》2021年第7期1304-1316,共13页张双双 苏维 刘阳 王海平 宋江萍 阳文龙 贾会霞 张晓辉 李锡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0204-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3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IVF-BRF2020001)。
以白菜(Brassica rapa ssp.chinensis,AA基因组)为母本,以起源于非洲对黑腐病免疫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BBCC基因组)为父本进行远缘杂交,通过胚挽救方法获得ABC基因组杂种植株。杂种植株营养体粗壮高大,杂种优势明显。分子...
关键词:白菜 埃塞俄比亚芥 远缘杂交 黑腐病 种质创新 
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交创制有限花序新种质被引量: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年第1期74-82,共9页涂玉琴 汤洁 张洋 辛佳佳 涂伟凤 姬红利 戴兴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100418);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016FYD0100202-17);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S2016NYZPF0201);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行动;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1513010002);江西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兼育种岗(JXARS-08).
远缘杂交是作物遗传改良和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甘蓝型油菜(2n=38,AACC)与埃塞俄比亚芥(2n=34,BBCC)的种间杂交获得了形态属于两亲本中间型的杂种F1,且表现埃塞俄比亚芥的有限花序特性。该杂种具有预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有限花序 新种质 GISH分析 细胞遗传 
黄籽沙逊与黄籽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种的鉴定被引量:1
《河南农业科学》2017年第3期107-111,共5页谭亚飞 张强 赵艳艳 许茜 李扬 原玉香 姚秋菊 蒋武生 魏小春 王志勇 张晓伟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31101558);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3YQ14);农业部黄淮地区蔬菜科学观测试验站项目(河南1020520)
为了把黄籽沙逊的黄籽性状同埃塞俄比亚芥菜的优良特性相结合,在对黄籽沙逊和黄籽埃塞俄比亚芥菜种间远缘杂交的基础上,开展了对种间杂种的形态鉴定、染色体倍性检测、根尖染色体制片和分子标记鉴定研究。形态学鉴定结果表明,黄籽沙逊...
关键词:黄籽沙逊 埃塞俄比亚芥菜 黄籽 种间杂种 
埃塞俄比亚芥与芥蓝杂交获得异源三倍体及其细胞学研究被引量:2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第2期361-366,共6页罗双霞 张成合 陈雪平 申二巧 申书兴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2009000543)
以埃塞俄比亚芥(2n=4x=BBCC=34)和芥蓝(2n=2x=CC=18)为材料,通过相互杂交获得了异源三倍体(2n=3x=BCC=26)。该异源三倍体生长势较强;叶色等介于双亲之间;株型、花型和花大小偏向于埃塞俄比亚芥;花色与芥蓝的相同,为白花。减数分裂观察表...
关键词:埃塞俄比亚芥 芥蓝 异源三倍体 减数分裂 
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种间杂交非整倍体后代的遗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年第2期117-122,共6页祁玉洁 袁世峰 戚存扣 
农业部948项目(q-004);国家油菜产业体系(CARS-13);江苏省农业科技支撑计划(BE2009304)
非整倍体Nj04-089为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与埃塞俄比亚芥(B.carinata A.Br.)种间杂交后代中获得的附加系。为分析Nj04-089的遗传特性,利用显微镜对Nj04-089自交后代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进行计数、对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分裂行为进行...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埃塞俄比亚芥 非整倍体 基因组原位杂交 SOUTHERN杂交 
芥菜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杂种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被引量:2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年第2期329-333,共5页杨续蕊 李勤菲 葛贤宏 李再云 钱伟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31171585)
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2n=34,BBCC)具有适应于炎热干旱地区种植等特点,是改良我国芥菜型油菜(B.juncea,2n=36,AABB)的重要种质资源。本研究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方法(GISH,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分析了芥菜...
关键词:芥菜型油菜 埃塞俄比亚芥 染色体分离 基因组原位杂交 
埃塞俄比亚芥研究进展被引量:2
《作物杂志》2011年第6期6-9,共4页江莹芬 胡宝成 陈凤祥 李强生 孟金陵 
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拥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耐热,耐干旱,抗倒伏,抗黑胫病、霜霉病等多种病害,抗蚜虫、跳甲等多种害虫;并且其种质资源非常丰富。介绍了埃塞俄比亚芥的品质改良、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交配性研究以及种质资...
关键词:埃塞俄比亚芥 品质改良 遗传多样性 可交配性 种质资源 
埃塞俄比亚芥中高油酸含量的遗传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8年第10期28-28,共1页梁毅劼 
关键词:埃塞俄比亚芥 高油酸含量 遗传 杂交后代 品系 脂肪酸 F2 
不同细胞质埃塞俄比亚芥的获得及其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被引量:1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7年第4期416-420,共5页王新娥 张成合 黄瑞虹 常彩涛 张广华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C200600450)
以埃塞俄比亚芥(Brassica carinata)为轮回亲本,分别对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和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连续回交7代,获得了具有核基因组基本相同而细胞质不同的新材料:N/BBCC和J/BBCC。两个新材料及其轮回亲本C/BBCC在生长发...
关键词:埃塞俄比亚芥 回交 核基因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